《詹天佑》2
一、程序引路,循路入境
游览名胜古迹,大都需一张详尽的导游图,这样才能方向明、路线清、游览效率高。学习一篇课文,也需要一份清晰的思路图,这样方可循图入境,以“识斯真”、“悟其神”提高学习效率。在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根据文体特点设计一些基本的课堂教学程序,做为“学路”,可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那种纯粹的“接受”与“即兴”的被动地位;利于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学习规律,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利于达到“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之目的。
引导学生学习记叙文的基本程序为五步:1.审清题目,理解题意(命题、体裁、单元重点)。2.自读课文,捕捉中心(写什么?为什么写?)3.默读课文,理清层次(怎样写?)4.细读课文,品词品句(体会中心,了解写法)。5.圈划批注,总结交流(聚零为整、统一思路)。如《詹天佑》、《一夜的工作》、《我爱故乡的杨梅》、《观潮》都能循此学路进行。
根据“读写例话”篇幅短小,通俗易懂、阐明有关读写知识的特点,学习程序也为五步:
1.自读例话,圈点批注(题意,话“读”话“写”?字词,段意等)。2.汇报交流,读懂内容(批注情况)。3.弄清议题,寻找结论(明确读写知识)。4.举出实例、说明道理(“例”怎样说明“话”)。5.联系实际,训练能力(学用结合,检查效果)。如《怎样说明事物》《观察要细致》等例话尽可如此。
以上教学程序不是刻板不变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袁微子指出:“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应是常中有变,变中有常”。至于怎么运用,怎么变更,要因人制宜,因课制宜。“大体须有,定体则无”,一切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语文学习水平为准。
二、注重授法,促使入门
赞可夫把“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作为他的五大教学原则之一。他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学习内容,而且要注意自我观察,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怎样理解知识,巩固知识,怎样解题,步骤如何?还能做自我检验,自我校正,即作自我评价(认识过程),自我体验(情感过程),自我控制(意志过程)。因此有了阅读的程序,还要让学生明确每一程序的 www.xuehuiba.com
目的,掌握完成每一程序的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主动、积极、有效。这里略举所授几法。
1.记叙文学习基本程序第一和第五步完成法。
第一步:审清题目,理解题意,要求学生分三步进行。首先要弄清命题方法,以此判断文章的体裁;再根据体裁特点,把握学习此类课文的规律;然后明确单元训练重点。如《詹天佑》一文,第一步让学生知道课题是以人物的名字命题的,体裁是写人,根据写人文章的特点,学习本课应弄清课文写了詹天佑的什么事,作者是怎样写的,他要赞扬什么,表达什么,结合单元训练重点弄清记叙中的说明。
第五步:圈划批注,总结交流,其目的是为了统一思路,课有所得。要求学生从题目、词句、段落、中心、内容、写法、感受等方面圈圈、点点、批批、注注。如在课题前注命题方法,课题后注文章体裁、单元重点,课题下注对题中关键词的理解,课文开头处注分段依据……充分利用文中上白、下白、旁白处注明自己通过学习弄懂的问题,鉴于时间有限,学生只需择己理解最好的两三处批注,变部分无意识记为有意识记。尔后交流畅谈收获。因学习智力的差异,态度的优劣,理解、记忆、接受能力的不一,所获知识的深浅,言语表达水平的高低,交流的情况则有悬殊。好学生理解得深,记忆得多,表述得美;差学生也可凭自己的优势谈“浅薄”之所得。这样你一言我一语,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学生所得的知识就会更准确、更有条理;就能促使学生入门棗达到“始与亲”的境地,学生思路和作者的思路得到统一;就会做到课有所得,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
此外对教师来说是调整教学效果的大好时机。教学目的是否达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学生的总结交流就是最好的信息反馈。
2.自学段落法
将“段的思路法”、“设问法”、“关键词语推敲法”、“重点语句剖析法”、“人物形象分析法”、“课后问题理解法”等自学段落的方法教给学生,更有益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独立求索能力;更有益于促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有些段落,教师可完全放手让学生按“自学段落法”,运用其才智去自学,尔后进行“报告”和“讨论”,教师只需伺机点拨。如:用“段的思路法”自学段落,让学生通过独立思维概括出段的主要内容,分析段中之层,体会作者写段之用意,弄清段的结构。用“设问法”,让学生经过自我分析、理解、体会、判断、概括,提出与文章内容与中心有关的问题,采用“自问自答”、“自问旁答”的形式来解决。用“课后问题理解法”从课后揭示中找出与对应段相关的问题加以理解,弄懂段的内容。……不管采用哪种方法,一人讲完他人可以补充、可以纠正、可以讨论,各抒已见,畅所欲言,“使课堂真正成为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智力的土壤。”
运用“自学段落法”可使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的脚下起步,择己得心应手的方法学习,都能程度不同的获取新知。“报告、讨论”这种多渠道的信息交流与反馈,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收益,从而获得课堂教学的大面积丰收。
点评
梁老师的记叙文教学采用“五步导练法”。这既是“整体棗部分棗整体”课堂教学结构的具体程序,又是学习方法的动态展开。由于学习目标明确、方法具体、程序清晰,使老师的“导”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学生的“学”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输入,兴趣盎然,自读、自学、自问,自得其法,成为学习的主人。《詹天佑》一课的教学体现了梁老师的这一教学特色。
导练的第一步审题,第二步捕捉中心,这是第一个整体的展开。由于学生熟练这一操作程序,使这两步的自学有广度,有深度。课前参阅了人物的有关资料,掌握写人记叙文的学习方法,明确重点训练项目在本课要落实的任务,并迅速、准确地概览全文,了解大意,捕捉了中心。
- · 詹天佑
- · 延安,我把你追寻 1
- · 草船借箭3
- · 草船借箭 2
- · 草船借箭 1
- · 古诗两首 2
- · 古诗两首 1
- · 咏 梅 2
- · 鸟的天堂 3
- · 六年制小学毕业语文自测题
- · 詹天佑 1
- · 《林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 关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人物的引出
- · 结课设计一 二 三
- · 11 将相和参考教案二
- · 11 草船借箭
- · 夜莺的歌声
- · 24* 向命运挑战
- · 《我盼春天的荠菜》浙教版
- · 《詹天佑》教案第二课时(网友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