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吧学习辅导免费教案下载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小石潭记》» 正文

《小石潭记》

[10-16 11:59:17]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八年级语文教案   阅读:8945
概要:3.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环境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本文在对景物描绘中结合着作者自身的遭际,渗透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了生机——“闻水声,如鸣佩环”。但却无人赏识,四周被竹围抱,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触景伤情。作者离开国都长安来到荒僻的南方州郡,政治上受挫折,生活上不习惯。因此,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解说: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是课文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主要特点所在。把握了以上三点,就从整体上把握了这篇课文。)自读思考1.试比较本文与《桃花源记》的开头,有什么 www.xuehuiba.com 相似处,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语,仔细加以品味。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③凄神寒骨,悄怆幽邃3.“若”“似”“如
《小石潭记》,标签:中学语文教案,http://www.xuehuiba.com

  3.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环境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本文在对景物描绘中结合着作者自身的遭际,渗透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了生机——“闻水声,如鸣佩环”。但却无人赏识,四周被竹围抱,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触景伤情。作者离开国都长安来到荒僻的南方州郡,政治上受挫折,生活上不习惯。因此,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解说: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是课文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主要特点所在。把握了以上三点,就从整体上把握了这篇课文。)

  自读思考

  1.试比较本文与《桃花源记》的开头,有什么

www.xuehuiba.com

相似处,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语,仔细加以品味。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③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若”“似”“如”都可以用来打比喻,但有时不一定是打比喻。试分辨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哪些不是。

  ①闻水声,如鸣佩环

  ②皆若空游无所依

  ③似与游者相乐

  ④天涯若比邻

  4.背诵全文。

  5.观察你所熟悉的某处景

  物,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

  参考答案

  1.两文开头部分都十分简约地交待了是怎样发现美景的,《桃》文:“缘溪行……忽逢桃花林……从口入”才出现桃花源。《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隔篁竹,闻水声,……下见小潭”这样先写外景,从远处写来,为主要景物的描写作好铺垫。2.①(小石潭四周)是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枝条相互)覆盖着,缠绕着,摇曳连接,长短参差,随风飘荡。②(流进小石潭的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曲折折,也像蛇那样蜿蜒爬行,(有的地方)看得见,(有的地方)看不见,十分明显。③(小石潭周围的气氛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使人感到(情绪)忧伤,幽静极了,幽深极了。3.①√②×③×④√4、5.略。

  (设计者:刘业根)

上一页  [1] [2] 


Tag:八年级语文教案中学语文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八年级语文教案
上一篇:紫藤萝瀑布
Copyright 学会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在线学习社区!--学会吧
1 2 3 4 5 6 7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