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吧学习辅导免费教案下载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食物从何处来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示例» 正文

食物从何处来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示例

[10-16 11:59:17]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八年级语文教案   阅读:8110
概要:4.结合文中语句,学生在分析中领悟本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分析下列各句,看能不能把加点的词去掉,说明为什么?(1)采集站送来的水和气孔吸进来的二氧化碳就是合成有机物的两种最基本的原料。讨论明确: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除去“最基本”的水和二氧化碳外,还需要一定量的无机盐。如果去掉“最基本”,语言表达就不够周密、准确。(2)另一种叫异养。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是这一类。讨论明确:“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的提法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因为确定有极小部分微生物,如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就是利用土壤中的氧化和亚硝酸的能量来还原二氧化碳,从而合成有机物的。(3)有时,一个气孔在一秒钟内能吸进25000亿个二氧化碳分子。讨论明确:这里用“有时”有两层意思:一是植物的绿叶只有在进行光 www.xuehuiba.com 合作用的时候,才由气孔吸入二氧化碳。绿叶在呼吸的时候,则要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二是只有叶片较大的植物,在光合作用旺盛的时候,一秒钟内才能吸进那么多的二氧化碳分子。(4)所以,世界上
食物从何处来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示例,标签:中学语文教案,http://www.xuehuiba.com

4.结合文中语句,学生在分析中领悟本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分析下列各句,看能不能把加点的词去掉,说明为什么?

(1)采集站送来的水和气孔吸进来的二氧化碳就是合成有机物的两种最基本的原料。

讨论明确: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除去“最基本”的水和二氧化碳外,还需要一定量的无机盐。如果去掉“最基本”,语言表达就不够周密、准确。

(2)另一种叫异养。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是这一类。

讨论明确:“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的提法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因为确定有极小部分微生物,如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就是利用土壤中的氧化和亚硝酸的能量来还原二氧化碳,从而合成有机物的。

(3)有时,一个气孔在一秒钟内能吸进25000亿个二氧化碳分子。

讨论明确:这里用“有时”有两层意思:一是植物的绿叶只有在进行光

www.xuehuiba.com

合作用的时候,才由气孔吸入二氧化碳。绿叶在呼吸的时候,则要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二是只有叶片较大的植物,在光合作用旺盛的时候,一秒钟内才能吸进那么多的二氧化碳分子。

(4)所以,世界上除了极个别的细菌能不依赖阳光而靠化学能合成食物以外,其他一切生物都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获得食物。

讨论明确:“除了极个别的细菌”,如第(2)题答案中提及的硝化细菌是靠化学能来合成食物的以外,“其他”一切生物都要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获得食物。句中的“一切”,“都”,因为有“其他”二字的限制,就十分精确地表达出了这层意思。

加点词语,能科学的反映客观事实,以保证说明文的科学性。加之本文在说明事理的过程中,恰当地选用了举例子、下定义、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使本文语言既准确、得当,又严密。

(四)总结、扩展

事理说明文写作指导(教师引导)

事理说明文的写作,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其次必须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再次是文章的结构、层次要有很强的逻辑性,要“言而有序”;最后要有周密、准确的语言,以保证文章的科学性。

因此,事理说明文的写作要注意扣住以上的特点写。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一书中曾说:“说明文大体也有一定的方式。开头往往把所要说明的事物下一诠释,立一定义……接下去把诠释和定义里的语义和内容推阐明白,然后来一个结尾,这样就是一篇有条有理的说明文。”

(五)布置作业

l.完成课后练习第一、三题。(课上完成)

2.写一篇事理说明文。(课下完成,课下便于查找资料)

附: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一、1.“自养”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无机物(水、二氧化碳、无机盐)制造成有机物的营养方式,是地球上有机物的重要来源。而“异养”是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靠植物来生活的营养方式。如果不先说明“自养”,“异养”就难以解说清楚。

2.“自养”的生物是能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的食物,满足生长需要的绿色植物。“异养”的生物是自己不能制造食物,靠植物来生活的所有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

“异养”取决于“自养”。

3.人类对食物的获取,不仅是对动、植物的利用,而且能根据人类的需要去改造它们,使它们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对这部分作突出说明是必要的,一是人类获取食物不同于其他生物,二是使读者理解人类保护自然、利用自然的重大意义。

三、1.“只要活着”,说明无一例外,准确地说明了消耗能量是生物的生存需要。

2.“原来”一语,能够廓清不恰当的认识。

3.“就是”一语中的,表明所说明的内容毫无疑义。

4.“莫不是”表示疑问,引起思索。

5.“赫赫有名”说明“光合作用”对于绿色植物的重要性,以突出人们对“光合作用”的了解。

以上这些词句的使用,都从不同层面上体现出本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上一页  [1] [2] 


Tag:八年级语文教案中学语文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八年级语文教案
Copyright 学会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在线学习社区!--学会吧
1 2 3 4 5 6 7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