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五首》免费教学案2
师: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诗歌的一个什么特点?
生7:高度概括
师:很好,概括、凝练。另外,对爱人的思念,作者并没有直接的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女子的动作,她看到的景物等表达出来,这也是一个特点
生(纷纷):含蓄。
师:很好。这样,我们就可以总结出诗歌的特点了:概括、凝练、含蓄。
有没有同学能背过这首词?
(只有几个学生说能)
师:给大家一点点时间,听清了,只是一点点而已,(生笑,部分学生已忙着背诵)用最快的时间背过。
生分别背诵,很快,有同学举手,稍等,大部分同学停下,教师检查背诵。效果很好。
师:接下来,我们学习李清照的《武陵春》。同样是女子的思念,我们看看李清照是怎么表现这种思念和愁绪的。我们先齐读一下。
生(齐读)
师:大家注意,这首词的调子比较低沉,大家应该读出"哀愁"来,调子不要太高。好,讨论 www.xuehuiba.com
一下文章的大意。
生讨论,教师巡视,解答学生的疑问。
师:谁起来说一下?
生9: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了,只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天色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春天里景物年年如此,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也是先流泪。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想去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那舴艋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的哀愁。
师:说的不错,大意是把握住了,用词上可以再考虑一下。大家看看这首词和《望江南》有没有相类似的描写。
生10:《望江南》中写了"梳洗罢",而《武陵春》中写的是"日晚倦梳头。"都是写女子的梳洗打扮。
师:找的很好,大家思考一下,这能说明什么呢?
生讨论。
生11:她不愿意梳洗,说明她的爱人不在身边。
生12:注释中说她的爱人去世了。
师:是的,这个时候,她的丈夫赵明诚已经去世。那么,结合《望江南》分析一下能说明她的心态是怎样的?
生思考。
生11:《望江南》中的"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会回来,而李清照因为丈夫去世,已经对生活失去了兴趣,所以,"日晚倦梳头。"
师:对,大家看,从生活中的一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出主人公此时的心态。这里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也希望同学们在生活和写作中,能够有这样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再看看原文,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愁绪的?
生(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师:这是原句,作者用什么方法说明她的愁绪无法排遣呢?
生(纷纷):小船载不动。
 
来源www.xuehuiba.com; 师:对,愁绪本来比较抽象,但作者却用船都载不动让我们感觉到了她愁的心思有多重。她不是不想排遣,也想,文中说:"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想散散心,无奈愁绪太沉重,让她放弃了这一打算。"闻说""也拟""只恐"一波三折,让人心碎。
大家再想一想:李清照的"愁"除了为丈夫去世而"愁"之外,还为什么发愁?
生13:我从网上查资料的时候发现,这个时候她的家乡已经被金人占去了。她也为家乡而愁。
生14:还有,她和丈夫一起搜集的文物丢失了好多。
师:对,这个时候,北宋已经灭亡,李清照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所有这些,都是让她愁的原因。李清照不单纯为自己的的亲人而愁,也为国家为家乡而愁。
好,我们来看看这首词有什么特点?除了概括、凝练等,你还能发现什么特点?
生思考。
师:提示一下,"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是怎样表达自己感情的?
生(齐):直接抒情。
师:对,本文直接抒情和间结抒情相结合,这也是它的特点。好了,这节课我们就学这两首词,剩余的三首我们下节课再学。大家先想一想,这两首诗歌在写作风格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思考,发表见解,有的接近题目,有的距离较远。
师(总结):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
(进一步引申)词发展到后来兴盛的时候,人们将词分为两大派:婉约派和豪放派。今天我们学的词接近婉约派的风格。下一次 www.xuehuiba.com
课我们将体会一下豪放派的作品风格。
师:下面时间大家再好好考虑一下,你还能记起哪些表现"愁"的诗句呢?
生1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生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复愁",
生2:"少年不识愁滋味。"
生14:"丁香空结雨中愁!"
生15(受启发):还有戴望舒的"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师:很好,可以看出,有的同学课下读了不少书。希望大家继续努力。今天的作业要求同学们背诵默写这两首诗歌,自学其他三首。好,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 · 白杨礼赞 教材教法
- · 菜园小记 教学设计示例
- · 菜园小记 教材教法
- · 《夏之绝句》 教学设计示例
- ·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教学设计示例
- ·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教学建议
- · 孔乙己 教学设计示例
- · 变色龙 教学设计示例
- · 变色龙 教学建议
- ·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教学设计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