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孔乙己》教学设计
语段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 www.xuehuiba.com
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研读
本段段首写晚秋的凉意,给孔乙己的末路更增加一种悲凉的气氛;说*火、穿棉袄,反衬孔乙己只穿一件破夹袄的凄凉。写孔乙己的外貌“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与前面的外貌描写形成对比,孔乙己如此悲惨,这是丁举人的罪恶。掌柜不说别的,只说19个钱,又显出自私冷酷的嘴脸。特意加上“仍然同平常一样”几个字,表明掌柜此时的取笑已经到了毫无人性的地步。
【测试题与答案】
测试题
一、作家与作品填空
《孔乙己》作者,选自小说集《》,本文深刻地揭示了为封建科举制度所戕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和的战斗檄文。
二、为下列加点词语选择正确解释
1、不屑置辩
A、不愿意B、认为不值得C、形容轻视D、不琐碎
2、君子固穷
A、安守B、牢固C、坚定
三、“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这句话掌柜说了多次,它表明()
A)掌柜自私冷漠,他关心的只是自己的收入。
B)掌柜后悔当初没有向孔乙己索回欠款。
C)掌柜感到寂寞,期盼孔乙己来店供己取乐。
D)掌柜意识到孔乙己已经死去。
四、对“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理解最准确的是()
因为我没有见他再来,又没有见他死,所以只能估计。
因为终于没有见,所以肯定他是死了。
“大约”和“的确”说法矛盾,所以孔乙己生死难料。
“大约”说的是人们对孔乙己的生死并不关心,持冷漠态度;“的确”说明被
冷酷的封建制度吃掉是孔乙己悲惨命运的必然结果。
答案
一、鲁迅呐喊封建科举制度封建文化教育
二、1、B2、A
三、A
四、D
【资料窗】
作者
鲁迅(1881年~1936年),现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幼年时受诗书经传的教育,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影响。后东渡日本学医,又弃医从文,立志用文学来改变落后的国民精神面貌。1918年5月发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自1918年至1926年,陆续创作并出版了《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等专集。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1927年至1935年期间,创作了《故事新编》和大量杂文。鲁迅杂文具有深沉朴实的革命激情和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是高度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相结合的典范。鲁迅先生一生著译近一千万字。有《鲁迅全集》行世。
写作背景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1906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九年级语文下:《孔乙己》教学设计这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