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吧学习辅导免费教案下载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六国论» 正文

六国论

[12-02 20:03:50]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高一语文教案   阅读:8458
概要:引用苏代的话,证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观点。3.例证法列举六国灭亡的史实,证明观点。四、布置作业背诵全文第三课时一、检查作业1.回顾全文的论证结构。2.检查背诵。二、结合课后苏辙《六国论》作比较阅读1.学生自读苏辙《六国论》。2.分组讨论两文异同。3.总结(1)相同点:两文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苏辙认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应“厚韩亲魏”。苏洵也认为“以地事秦”中韩、魏两国最为突出,“为积威之所劫”,最终招致灭亡。(2)不同点①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苏洵认为在于六国争相以地赂秦。苏辙认为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②两篇文章的最终目的。苏辙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苏洵是借古讽今,由论史转向论策,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策略。首先,不赂秦,不附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其次,“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些策略实际上也是对北宋朝廷说的。苏洵的忧国之心由此也可见一斑了。三、布置作业1.进一步落实背诵。2.归纳整理一词多义,
六国论,标签: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xuehuiba.com

  引用苏代的话,证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观点。

  3.例证法

  列举六国灭亡的史实,证明观点。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1.回顾全文的论证结构。

  2.检查背诵。

二、结合课后苏辙《六国论》作比较阅读

  1.学生自读苏辙《六国论》。

  2.分组讨论两文异同。

  3.总结

  (1)相同点:

  两文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苏辙认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应“厚韩亲魏”。苏洵也认为“以地事秦”中韩、魏两国最为突出,“为积威之所劫”,最终招致灭亡。

  (2)不同点

  ①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

  苏洵认为在于六国争相以地赂秦。苏辙认为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

  ②两篇文章的最终目的。

  苏辙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苏洵是借古讽今,由论史转向论策,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策略。首先,不赂秦,不附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其次,“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些策略实际上也是对北宋朝廷说的。

  苏洵的忧国之心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三、布置作业

  1.进一步落实背诵。

  2.归纳整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及词类活用等现象。

附:板书设计

六国论

苏洵

一、解题

  1.关于苏洵

  

二、分析论证结构

  

三、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2.引证法

  3.例证法


上一页  [1] [2] 


Tag:高一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上一篇:游褒禅山记
《六国论》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会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在线学习社区!--学会吧
1 2 3 4 5 6 7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