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吧学习辅导免费教案下载语文教案高三语文教案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免费教学案学案» 正文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免费教学案学案

[12-02 20:23:53]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高三语文教案   阅读:8979
概要:1.运用说明方法,目的明确。 文章为了准确、生动的说明事物,往往要用各种说明方法,无论运用哪种说明方法,目的都是介绍有关知识,说明事物特点。例如:引用古籍――“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列举数字――“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使用比喻――“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加以描述――“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进行解说――“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十一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正是这些平实准确的说明语言,达到了说而明的效果。2.语言平实简洁,描写有度。 我们结合书后的研讨与练习三来探究这一特点。通过阅读我们不难发现,练习中所提供的文段(一)是说明文,它介绍了卢沟桥的有关知识,描写很少,只在介绍最突出的石狮时用了“精刻”,“姿态各殊”、“生动雄伟”等词稍加形容,因为它的目的是说明事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免费教学案学案,标签: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xuehuiba.com
1.运用说明方法,目的明确。
  文章为了准确、生动的说明事物,往往要用各种说明方法,无论运用哪种说明方法,目的都是介绍有关知识,说明事物特点。例如:
引用古籍――“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列举数字――“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使用比喻――“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加以描述――“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进行解说――“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十一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正是这些平实准确的说明语言,达到了说而明的效果。
2.语言平实简洁,描写有度。
  我们结合书后的研讨与练习三来探究这一特点。通过阅读我们不难发现,练习中所提供的文段(一)是说明文,它介绍了卢沟桥的有关知识,描写很少,只在介绍最突出的石狮时用了“精刻”,“姿态各殊”、“生动雄伟”等词稍加形容,因为它的目的是说明事物,介绍知识。文段(二)是记叙文,它记叙了夜宿卢沟观赏晓月的经过,记叙为主,有大量的描写,还有想象、抒情,因为它的目的是通过记叙描写抒发赞美之情。
再回到文中来,本文与《辞海》条目属同一文体,只是进一步说明了卢沟桥这种结构的原因。这篇课文也有描写,但是很适度。例如第1段把桥比作虹,是为了说明桥的弧形形状,赞美之情已暗蓄其中。再如介绍卢沟桥时,也有类似情况。文中说明卢沟桥的石狮,做了描写,体现了感情,但并没有纵情写下去,而是适度收止。说到卢沟桥是抗战圣地只有三句话:一句说明纪念意义,一句说明战争发生时间、性质,一句说明反侵略战争的颌导者和它的结果,言简意赅。
3.精心推敲词语,讲究分寸。
  有些词语十分确切肯定,如列举的时间、数据,又如对某些时间、程度的限制;有些词语则表示着一种估计。无论哪一种,目的只有一个:说明准确,依据只有一条:符合实际。 例如说到“旅人桥”时,在“石拱桥”前用了“可能”(表示估计),“有记载”(做了限定)“最早”(在估计、限定后对时间做了肯定的限定)三个定语,说明得一清二楚。
  又如对赵州桥的说明用了这样两个修饰语:“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其中第二个修饰语说明赵州桥历史悠久,但它只有在第一个修饰语限定之下才是准确的。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到处都有”体现“数量多、分布广”,但只有在“几乎”的限定之下才符合实际,才准确。
  卢沟桥“每个石拱长度不一”,是核实了十一个石拱长度之后的结论。育才中学的同学曾就此事向茅以升询问,茅以升回信一一列举了十一个石拱的长度,的确无一相同。看似平易的一句话,却体现着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解答:
本文灵活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语言平实,准确说明,精心推敲词语,讲究分寸。
解题方法链接
回答这一问题,要立足全文,多方面、多角度地全面思考。
范例2  下列句子都是从本单元中选出来的,请体

www.xuehuiba.com

会这些句子在文章中蕴涵的作者怎样的感情。
1.《中国石拱桥》
 “我国的石拱桥……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2.《故宫博物院》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
分析:
说明文在做到语言准确的前提下,依据说明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的语言可以灵活多样: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炼,或详尽。或描写,或议论;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总之不拘一格。
解答:
《中国石拱桥》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自豪感。《故宫博物院》也是如此。
解题方法链接
这个题目的设计意图主要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含着作者审美情感的语句,来体会作者的感情、态度,使学生从中获取美的熏陶感染,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进行了思想情感教育。
范例3  中国石拱桥》与《桥之美》都写了桥,试从这两篇文章所呈现出来的特点来看,两者有何区别?
分析:
《桥之美》和《说“屏”》都是带有一定说明性的小品文。《桥之美》先指出在画家眼里,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和作用就是“桥之美”,然后举正反实例来具体说明这个看法。从这个角度看,本文近似于一篇阐述事理的说明文。不过,文章用大量描写与抒情的语句构成,所以我们又难以把它划归说明文。
事实上,选编这篇文章的一个目的是把它和《中国石拱桥》形成对照。《中国石拱桥》里在介绍卢沟桥时有一段描写:“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把这段描写和《桥之美》里面的描写相比较,就会发现它仍然显得粗疏、不够细致,主观感情色彩也淡化得多,而这正是说明文里的描写性文字的特点。
解答:
这两篇课文主要的区别在于描写上,前者与后者相比,显得粗疏,不够细致主观感情色彩也较为淡化。前者为一个桥梁专家眼里的桥,后者为一个画家眼里的桥。两个作者的个性气质不同,写作的出发点也不一样,因而各自所写的文章的语言风格也不尽相同。
解题方法链接
在保证说明准确、科学的前提下,可作适当的描写,对说明事物的特点起辅助说明的作用,主要目的在于能够更好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综合开放课堂
【随堂热身】(100分)
一、基础知识(18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根据汉字写拼音。(4分)
匀 (chèng)  轩  (xiè)   金  (luán)    俗(cāng)  
修缮(     )  嶙峋(     ) 傀儡(    )  湛蓝(  )

上一页  [1] [2] [3] [4] [5] 


Tag:高三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上一篇:《祝福》
Copyright 学会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在线学习社区!--学会吧
1 2 3 4 5 6 7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