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设计-直线、射线、线段
[10-16 11:56:27]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七年级数学教案 阅读:8154次
概要:(2)直线、射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本节课应该理解哪几个关键词?(4)在表示直线、射线和线段时应注意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给以完善和补充,并进一步强调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指出这三个概念是平面几何的基础。2再设问:直线还有什么性质呢?为下节课讲直线的性质埋下伏笔。六、作业 p.11,1;p.12,3;p.14,12。板书设计直线、射线、线段一、概念 四、练习1直线 ……………2射线3线段二、表示 五、小结如:……………三、联系 六、作业1端点个数,0;1;2.2变化过程 图[课堂教学设计说明]1本课的教学时间为1课时45分钟。2本设计对教材顺序稍加改动,先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概念给出,然后再讲它们的性质。这样对于学生建构知识结构较为有利。3由于这节课为几何的起始课,从感性认识出发,在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抽象出几何的概念,便于认知结构的形成。4建议:本课时也可以将课型设计为"自学辅导式",由学生自己讨论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概念,并寻找它们之间的区别与
数学教学设计-直线、射线、线段,标签:中学数学教案,http://www.xuehuiba.com
(2)直线、射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本节课应该理解哪几个关键词?
(4)在表示直线、射线和线段时应注意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给以完善和补充,并进一步强调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指出这三个概念是平面几何的基础。
2再设问:直线还有什么性质呢?为下节课讲直线的性质埋下伏笔。
六、作业 p.11,1;p.12,3;p.14,12。
板书设计
直线、射线、线段
一、概念 四、练习
1直线 ……………
2射线
3线段
二、表示 五、小结
如:……………
三、联系 六、作业
1端点个数,0;1;2.
2变化过程 图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本课的教学时间为1课时45分钟。
2本设计对教材顺序稍加改动,先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概念给出,然后再讲它们的性质。这样对于学生建构知识结构较为有利。
3由于这节课为几何的起始课,从感性认识出发,在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抽象出几何的概念,便于认知结构的形成。
4建议:本课时也可以将课型设计为"自学辅导式",由学生自己讨论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概念,并寻找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参与意识更强,课堂更加活跃。
5在有条件的地方,对三者关系的变化过程,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更为生动有趣,"变"的意义更为明显。
(2)直线、射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本节课应该理解哪几个关键词?
(4)在表示直线、射线和线段时应注意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给以完善和补充,并进一步强调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指出这三个概念是平面几何的基础。
2再设问:直线还有什么性质呢?为下节课讲直线的性质埋下伏笔。
六、作业 p.11,1;p.12,3;p.14,12。
板书设计
直线、射线、线段
一、概念 四、练习
1直线 ……………
2射线
3线段
二、表示 五、小结
如:……………
三、联系 六、作业
1端点个数,0;1;2.
2变化过程 图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本课的教学时间为1课时45分钟。
2本设计对教材顺序稍加改动,先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概念给出,然后再讲它们的性质。这样对于学生建构知识结构较为有利。
3由于这节课为几何的起始课,从感性认识出发,在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抽象出几何的概念,便于认知结构的形成。
4建议:本课时也可以将课型设计为"自学辅导式",由学生自己讨论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概念,并寻找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参与意识更强,课堂更加活跃。
5在有条件的地方,对三者关系的变化过程,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更为生动有趣,"变"的意义更为明显。
Tag:七年级数学教案,中学数学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数学教案 - 七年级数学教案
上一篇:数学教学设计-从问题到方程(一)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 ·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 · 垂线
- · 相交线、对顶角
- · 角的度量
- · 角的比较
- ·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 ·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 · 同底数幂的除法 第二课时
- · 同底数幂的除法
- · 完全平方公式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