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案-种子的萌发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株黑麦平均每天长出11490万条根毛,每天伸长80km多,从萌发到抽穗,约有150亿条根毛。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产生疑问并自己提出问题,根的生长速度为什么这么快?根的结构是怎样的?为什么根毛这么多?等等。以此引发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提出问题,并作出最贴近问题答案的假设,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科学探究的方法,促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
二、探究活动:
实验方案 :学生4人一组进行实验。
1、用放大
www.xuehuiba.com镜观察根尖(长出2cm的红豆根),说出伸长区的外形特点。
2、 提出探究问题:根尖什么部位生长最快?观察前一天切去根尖的根是否生长?想一想为什么?
取一株根长约2cm的红豆苗,给幼根的各部位作标记,测量长度,认真培养,待生长24h后再作对比。
教师巡回指导,随时提示根尖所作标记的部位、长度和距离,应注意的事项等/组织学生讨论:标记做几条合适?如果画不上标记,应怎样处理?做标记是应注意哪些方面?这个实验证实了什么?什么部位能迅速伸长而使根的长度不断增长?进而总结出根生长的主要原因。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移栽植物时一般要带土?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什么?联系实际,举例说说根的经济价值。
三、课堂小结:根生长的原因——根各部分的功能
作业
请学生课后查找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现状,谈一谈植物对黄土高原的保护作用,怎样才能重现黄土高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景色?
课后反思
通过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因渴望了解而产生探究的心理意识,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态度,使学生在探究中感悟,促使他们成就感和自豪感的产生,并转化成为探究的动力。
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2课时)
第一课时(植物生长需要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
说出植物根尖吸水的主要部分及其原因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崇尚科学探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说出植物根尖吸水的主要部分及其原因
四、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1)预习本课实验操作内容,
(3)查询书籍、网站、录象,搜集植物生长需要水方面的资料。
2、教师准备
(1)根据教科书,准备实验“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根细胞的吸水”的材料用具。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