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吧学习辅导免费教案下载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资料和注释» 正文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资料和注释

[12-03 16:42:32]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高三历史教案   阅读:8548
概要: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 这段话源出自《荀子》,是唐太宗对太子的教诫,见《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 吸取隋亡的教训 唐太宗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睹隋朝的覆亡,这对他政治思想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他即位后,经常与大臣们讨论历代王朝的盛衰和治国的方针政策。他们认为隋炀帝身死国灭是因为“徭役无时”“干戈不戢”,以致“民不堪命”(《贞观政要》),起而反抗。他以隋亡为戒,接受隋末农民起义的教训,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比较善于学习历史经验,具有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的帝王。他看到君民关系有如舟水,常以隋的覆舟来警惕自己,告诫子孙。他认为君臣关系“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如果“君臣相疑,实为国之大患”(《贞观政要》)。他还认为要使唐朝治世长久,就必须“居安思危”“善始慎终”(《贞观政要》)。唐太宗的开明政策和措施,就是以这些认识为依据而制定的。 善于用人 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贞观政要》),所以他很重视选官用人。他求贤若渴,为了改善吏治,争取各地主集团的支持,他确实选拔任用了许多有才能的人担任中央要职。这些人出身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资料和注释,标签: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xuehuiba.com

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

这段话源出自《荀子》,是唐太宗对太子的教诫,见《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

吸取隋亡的教训

唐太宗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睹隋朝的覆亡,这对他政治思想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他即位后,经常与大臣们讨论历代王朝的盛衰和治国的方针政策。他们认为隋炀帝身死国灭是因为“徭役无时”“干戈不戢”,以致“民不堪命”(《贞观政要》),起而反抗。他以隋亡为戒,接受隋末农民起义的教训,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比较善于学习历史经验,具有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的帝王。他看到君民关系有如舟水,常以隋的覆舟来警惕自己,告诫子孙。他认为君臣关系“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如果“君臣相疑,实为国之大患”(《贞观政要》)。他还认为要使唐朝治世长久,就必须“居安思危”“善始慎终”(《贞观政要》)。唐太宗的开明政策和措施,就是以这些认识为依据而制定的。

善于用人

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贞观政要》),所以他很重视选官用人。他求贤若渴,为了改善吏治,争取各地主集团的支持,他确实选拔任用了许多有才能的人担任中央要职。这些人出身不同,代表了各种地主势力,有原秦王府的臣僚,有追随李建成反对他的政敌,有关中军事贵族和南北士族,也有出身低微的寒门人士。由于唐太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拔人物不私于党”,以才取人,甚至破格用人,所以贞观时期,人才济济,多士盈廷,出现了一批对国家的治理有杰出贡献的著名将相,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李勣等。这些猛将谋臣为李唐王朝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保证了唐朝政治稳定和各种政策的施行。这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是密切相关的,也是“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之一。

重视纳谏

唐太宗以隋炀帝拒谏饰非以致国亡家灭为鉴,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皇帝在这一点上可以与他媲美

www.xuehuiba.com

。他的思想很明确,纳谏的目的就是防止乖谬和改正错误,以利于“长治久安”。他把自己比作石中之玉,矿中之金,把进谏的人比作良工良冶。在他的倡导和鼓励下,贞观时期谏臣盈廷,先后向太宗进谏见于记载的不下三十人。其中魏征一人“所谏前后二百余事”(《贞观政要》),凡数十万言。刘洎、岑文本、马周等多能面折廷争,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见和批评。正是这些谏净,避免和防止了很多错误,对“贞观之治”的政绩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唐太宗甚至把贞观时期政绩的取得说成是“皆魏征之力也”(引《旧唐书·魏征传》)。

发挥国家机关的效能,减轻人民负担

唐太宗非常重视发挥国家机关的效能。唐初,以中书省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长官侍中(二人)、尚书省长官左、右仆射为当然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唐太宗除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外,还用参知政事、参议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义,任用其他一些大臣为宰相,参加议政。这样把宰相班子扩大,并且以品位稍低的他官参与议政,使之成为一个变动不居的集体,便于控制,有利于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不致造成宰相专权,大权旁落。同时,扩大议政人员名额,可收集思广益之效。新的宰相制度正式确立。唐太宗还要求三省官员各尽其责,真正起到相互检查的作用。要求坚持讨论、封驳、执行相结合的原则。他一再要中书、门下两省大臣,凡是诏敕有不便之处都要论执,不要盲从。旧史称唐朝政府处决政务很少错误。

唐太宗还大力精简中央、地方各级行政机构和官员。隋末豪杰并起,割地称雄,归附唐朝后,高祖割置州县安顿他们。因之州县数目,倍于隋朝,形成民少吏多的弊政。唐太宗命房玄龄等并省中央文武官员,由2000多人减为643员。裁并州县,因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十道,共设州府358,县1551。精简中央、地方各级政权机构,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节省了财政开支,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

兴学校,发展科举

唐太宗把学术文化提到与治国好坏相关的高度来认识。他认为:“近代(指南北朝以来)君臣治国多劣于前古”,原因就是由于大臣们不读书,“无学业”,“不能识前言往行”(《贞观政要》)。因此在文化政策上力纠重武轻文的弊风,提倡用人以德行、学识为本。唐太宗扩充学校,加强管理。管理中央学校的机构为国子监,其下有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学生叫生徒,教师为博士、助教。国子学收文武官三品以上子孙、二品以上曾孙。太学收五品以上子孙、从三品以上曾孙。四门学收下级官员及庶人子弟。唐太宗常到国子学、太学视察,关心学校教学。在他支持下,增筑校舍1200间,增加生员至3260人。以后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都派遣子弟到长安的国子学学习。于是国学之内8000余人,“国学之盛,近古未有”,长安由此成了国内教育中心和文化传播基地。

为了广开选官的途径,唐太宗继承并发展了科举制度,这是唐代最主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唐代的科举每年定期举行,常设的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比隋代有所增加。明法、明书、明算是关于律令、文字、数学的专门科目,选择专门人材,录取后只在与专业有关的机构任职。考试科目以明经、进士二科最重要。进士科在隋朝仅试策论,贞观八年加试经史。唐高宗末年加试帖经、杂文。天宝年间始试诗赋并作为录取的主要标准。进士科每年应举者少则八九百人,多则一二千人,而其中能及第者不过十余人以至三十人左右,录取比例不过百分之一二。由于应举者多,录取名额少,50岁能考中进士的人,还算年轻,仍被看作“少进士”,终身不第的居大多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是唐人赵嘏(gu)的诗(见《唐摭言》),形象地刻画出进士登第的难度。正因其难,一旦登第就闻名士林,被比作登龙门,意味着可以在仕途上飞黄腾达了。所以当时张瑰兄弟八人,七人进士出身,一人制举(由皇帝特旨召试)出身,兄弟集会时不要制举出身的坐在一起。足见进士科在各科之中是最为人所看重的。以后各朝沿袭科举制,实际就是沿袭进士科。贞观年间是进士科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贞观末年,唐太宗扩大进士科,提高了进士的进身之阶,对于唐朝科举制的兴盛,无疑起了推动作用。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为一般地主提供了做官的途径,扩大了唐朝统治的阶级基础。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三历史教案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历史教案 - 高三历史教案
Copyright 学会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在线学习社区!--学会吧
1 2 3 4 5 6 7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