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吧学习辅导免费教案下载信息技术教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信息技术 - 中文Excel 97电子表格基本操作» 正文

信息技术 - 中文Excel 97电子表格基本操作

[12-03 19:25:11]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阅读:8305
概要:6、关于分类汇总,要使学生掌握分类汇总是根据某一关键字段来对记录进行分类的,所以必须要先在该关键字段上进行排序。另外要讲清所谓"汇总",并不仅指"求和"汇总,还可以是求平均值等方式进行汇总。在讲解例4-7-6时应突出上述两点。教材中不单独介绍分级显示的操作,而是将其依附在分类汇总之后,节省了篇辐。在讲解和演示时,应着重介绍明细数据隐藏按钮"-"、明细数据显示按钮"+"和三个级别按钮的使用和操作现象,了解它们的区别和联系。7、有关数据透视表的部分是本节教材的难点之一。首先应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数据透视表的作用是汇总数据的另一种方法,可以从多种角度观察分析数据,并通过反复演示和练习(可以变换教材中的例子)使学生掌握建立数据透视表的操作。在学生熟练掌握了建立数据透视表的操作后,很容易就可解决改变数据透视表视图的各种问题。需注意的是,不能单独改变数据透视表中的数据。对数据透视表的格式设置、打印输出和生成图表等其它操作,可以象普通工作表那
信息技术 - 中文Excel 97电子表格基本操作,标签:高中信息技术教案范文,http://www.xuehuiba.com
6、关于分类汇总,要使学生掌握分类汇总是根据某一关键字段来对记录进行分类的,所以必须要先在该关键字段上进行排序。另外要讲清所谓"汇总",并不仅指"求和"汇总,还可以是求平均值等方式进行汇总。在讲解例4-7-6时应突出上述两点。
教材中不单独介绍分级显示的操作,而是将其依附在分类汇总之后,节省了篇辐。在讲解和演示时,应着重介绍明细数据隐藏按钮"-"、明细数据显示按钮"+"和三个级别按钮的使用和操作现象,了解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7、有关数据透视表的部分是本节教材的难点之一。首先应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数据透视表的作用是汇总数据的另一种方法,可以从多种角度观察分析数据,并通过反复演示和练习(可以变换教材中的例子)使学生掌握建立数据透视表的操作。在学生熟练掌握了建立数据透视表的操作后,很容易就可解决改变数据透视表视图的各种问题。需注意的是,不能单独改变数据透视表中的数据。
对数据透视表的格式设置、打印输出和生成图表等其它操作,可以象普通工作表那样进行。
二、数据库操作
(三)练习解答
练习4-7
一、问答题:
(1)人们为了解决特定的任务,以一定的组织方式把某些相互关联的数据存放在一起进行管理,就好象把这些数据当作商品放进一个有条不紊的仓库里一样。这种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来组织、存储和管理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称为数据库。
可以将符合下列条件的一张工作表作为一个工作表数据库:
(A)一张工作表中最好只有一个数据库表格。
(B)在数据库表格数据和其它数据之间至少应留出一个空白行或一个空白列。
(C)在数据库表格中不要留空白行或空白列。
(2)在筛选方式下拉列表中如果选择"(全部)",则表示对该字段不进行筛选;如果选择"(前10个…)",则表示选择该字段最大或最小的前10条(可调整)记录;选择"(自定义…)"筛选方式,将弹出【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对话框,可根据该字段较复杂的筛选条件进行筛选。
(3)查找数据的操作是在工作表中查找与查找内容相符的单元格;而查找记录是在数据库中查找符合指定条件的记录。
二、填空题:
(1)在数据库中的一行数据称为一条数据库记录,每一列称为一个字段,每一列上的标题称为字段名。
(2)排序所依据的字段称为关键字段。将记录按关键字段值从小到大的排序称为升序排序。
(3)在按多个字段排序时,首先按主要关键字段值大小排序,其次按次要关键字段值大小排序,最后按第三关键字段值的大小排序。
(4)在使用记录单查找记录时,应单击菜单栏中的"数据(D)",选择其下拉菜单中的"记录单(O)"命令,弹出记录单,单击记录单中的"条件(C)"按钮,开始输入查找条件,然后单击记录单中的"下一条(N)"按钮,开始查找。
(5)在进行分类汇总前应先按照关键字段排序。
三、判断题:1、正确2、错误(因为仍显示记录)3、错误4、正确5、错误
6、正确7、错误

教师小结本课内容。
练习提问


第八节数据分析初步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单变量模拟运算表和双变量模拟运算表的作用,掌握建立模拟运算表的操作。
2、了解单变量求解的作用,掌握进行单变量求解的操作。
(二)教材分析与教法
本节教材介绍了EXCEL97两种数据分析方法,即模拟运算表和单变量求解。本节内容也是本章的难点之一。
在EXCEL97中,其它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还有:规划求解、方案管理、审核分析、回归分析等。
1、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了解数据分析的作用: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取有效信息,为决策提供理论依据。EXCEL97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与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相比,具有易学易用、可以不使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言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2、使用模拟运算表的目的是可以进行较具体的预测分析。其方法是在工作表中开辟一个单元格区域,用来模拟显示公式中某些自变量的变化而造成因变量(公式计算结果)的变化情况。
这类问题中最简单的就是公式中一个自变量的变化对公式结果产生影响,解决这种问题应使用单变量模拟运算表。稍复杂一些的问题就是公式中有两个自变量同时变化对公式的结果产生影响,解决这种问题应使用双变量模拟运算表。
3、教学中,应使学生了解建立模拟运算表的目的,掌握两种模拟运算表使用的场合,以及建立模拟运算表的操作方法。
4、建立两种模拟运算表的教学都是结合具体事例,边讲解边演示。在讲课中,应解释输入单元格的含义:将发生改变的自变量所在单元格称为输入单元格。而该自变量的变化数值在模拟运算表中排列的方式可以是在同一列中自上而下排列,也可以是在同一行中自左至右排列。当出现"模拟运算表"对话框时,应在"输入引用列的单元格"的输入框中输入按列方式排列的原输入单元格的绝对引用,在"输入引用行的单元格"的输入框中输入按行方式排列的原输入单元格的绝对引用。
5、在例4-8-1的模拟运算表中,E2:E11单元格区域中的数据在该例中并不是必须的,可以去掉。该例中自变量的变化值是按列(D4:D11)排列的,教师也可以演示按行排列的操作方法。还应指出:在选取模拟运算表区域时,不能包含文字标题。
6、教师应注意,在例4-8-2和例4-8-3中原工作表区域中均含有公式。B3中为"=B2*0.3",B5中为"=B4*0.3",B7中为"=B6*0.4",B8中为"=B3+B5+B7"。
7、在建立双变量模拟运算表时,哪个自变量的变化值按行放置,哪个自变量的变化值按列放置并无规定,可任意安排,但一经确定,则在"模拟运算表"对话框中的引用行的单元格和引用列的单元格也就随之而确定,不能搞错。还应注意按行放置的自变量变化值与按列放置的自变量的变化值不能有一个处于同一行或同一列上。所以一般是在按行放置的自变量的变化值的第一个数据项的下一行、并向左移一格的单元格中开始放置按列放置的自变量变化值。而在上述两种自变量变化值相交汇的单元格(如例4-8-2的D3)中放置计算因变量的公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高中信息技术教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范文免费教案下载 - 信息技术教案 -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上一篇:word初识
Copyright 学会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在线学习社区!--学会吧
1 2 3 4 5 6 7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