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金色花》光盘教学设计
师:优美动听的朗读把我们带到了一个金色花的世界,文中的“我”用什么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
生:“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时时刻刻陪伴母亲。
师:而我变成金色花有干了什么事呢?
生:“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妈妈工作。
生(补充):“我”要让妈妈嗅到花香,还要投影在妈妈读书的地方。
师(鼓励地):你们都很细心,那么“我”为什么这样做呢?
生:让妈妈嗅花香可以让妈妈精神愉快。
生:投影在妈妈读书的地方可以让妈妈读书时不伤眼睛。
师(赞赏地):刚才这些同学表现很不错,综合他们所说的,“我”假想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看着妈妈工作,让妈妈嗅花香,为妈妈投影遮荫,体现了一个孩子对妈妈无限的依恋与热爱之情。
爱
板书:孩子 妈妈
[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把握文章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大意。]
2、精读课文
师:现在请大家用这种感情读课文的3、4、5段。
〈生读〉
师:嗯,比刚才要好一些!不过,爱是相互的,诗歌中除了孩子对妈妈的爱以外,有没有妈妈对孩子的爱呢?
生:有。
师:你们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
生:从孩子变成金色花后,妈妈着急地喊:“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看出来!这里表现了妈妈丢失孩子后担心、着急的心情!
生:还可以从文章结尾,孩子又出现在妈妈眼前,妈妈说“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www.xuehuiba.com!”看出来。这里表现了妈妈看到孩子后惊喜的心情!
师:不错,两位同学找得很准确,“担心、着急、惊喜”这些词用得也很恰当!你们谁能用比较传神的语气读这两句语言描写?
师:还有自认为比他们读得更好的同学吗?能说出道理更好!
生读。跟读。齐读。
师:嗯,看似责备,实则疼爱。这又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生汇报
3、品味语言:
师:现在请大家继续研究课文。可以互相讨论、交流一下:你最欣赏文中的哪个句子?为什么?你应该如何读出句子的感情?
<学生讨论交流约五六分钟>
预设
生:我喜欢这一句,(朗读:“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我觉得这句把孩子的调皮、可爱、活泼写得很传神。特别是“笑嘻嘻”、“摇摆”、“跳舞”这几个词,读的时候要读出天真稚气的神气来!
生:我喜欢“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特别喜欢“匿笑”这个词,它也体现了“我”的调皮劲儿。
生:我认为读“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影子吗?”这一句时,应该读出得意的神情,因为“我”为妈妈做了那么多事,妈妈却不知道,“我”在一边偷着乐呢!
……
指导朗读。个人读,评价。赛读,齐读。
师(总结):你们可真棒!短短的文章不仅写出了善良的母亲,天真可爱调皮的孩子,也表现出了浓浓的母子间的至爱亲情。
[ 朗读,是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向作者,走向文本,进行心灵碰撞的过程。品读,一方面课文的丰富内涵能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另一方面,学生会用自己的全部经验做出多元反应,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4、写法探究
师:这足以说明泰戈尔文笔的精妙,请你说说在这文章中他采用了什么写法?
生:借物抒情,借金色花抒发了对母亲的爱。
师:世上有那么多的物,泰戈尔为什么不借其他事物,而借金色花来表达呢?
生小组讨论汇报。
师:我们来听听电视里的朋友是怎样解答的呢?
[ 新课标指出,语文不仅有人文性,也有工具性。在感悟了其中浓浓的亲情后,有必要让学生学习这样一种写法,既为下文的想象写话做引子,也为将来他们的写作做铺垫。 ]
(四)、仿光盘,课外拓展
师:毋庸置疑,我们的妈妈是爱我们的,对吗?她为我们做了些什么呀?
www.xuehuiba.com>生:妈妈为我洗衣、做饭,我生病时送我去医院。
生:妈妈辛辛苦苦赚钱,供我上学。
生:妈妈含辛茹苦养育我这么多年。
生:妈妈生我,养我,我成绩差时她鼓励我,我做错事时她教育我。
师:妈妈为我们做得够多吧,个个都有话要说。现在我想知道,你们为妈妈又做了些什么呢?
生:我为妈妈洗碗,拖地。
生:我为妈妈捶背。
师(意味深长地):妈妈为我们做的事,就像天上的星星,海里的鱼一样,数也数不清,可我们为妈妈做的呢?
师:《金色花》中的“我”为了报答妈妈的爱,愿意变成一朵金色花,为妈妈做点事。如果你也具有了诗歌中孩子的神力,你会怎么做呢?
播放光盘中老师所举的《告别》中的示例。(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浴时,把你吻了又吻。)
[ 语文永远离不开生活,这一环节借生活经验唤起学生的情感,听说读写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但语言缺乏的学生对写又是最头痛的,所以采用一个光盘中的例子,是想起到抛砖引玉的功效。]
<学生奋笔疾书,约三分钟后>
师(鼓励地):下面就把我们的心声与同学们分享吧。谁先说?
播放光盘中学生汇报的示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一环节创设“说”“写”的情境及话题,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想象能力。播放教学光盘的目的之一是给学生以示范启发,目的之二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学习的信心。]
生上台(有感情地)地朗读自己所写的句子。并让学生把自己写的文字放到原文中替代泰戈尔的诗句朗读,让学生感受自己的文字和泰戈尔的文字哪个更好。
其他学生评价他写得如何。
- · 《三颗枸杞豆》教案示例
- · 莺 教学设计示例
- · 七年级语文下:《黄河颂》设计
- · 七年级语文下:《诗两首》设计之二
- · 春 课堂教学设计Ⅱ
- · 在声音的世界里 教学设计示例
- · 贝多芬传(节选)教案示例
- · 七年级语文下:《社戏》设计
- · 《白洋淀纪事》教案
- · 小橘灯 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