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吧学习辅导免费教案下载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教案济南的冬天 教学设计(1)» 正文

济南的冬天 教学设计(1)

[10-16 11:59:17]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七年级语文教案   阅读:8696
概要:乙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粉色。(3)组:甲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乙天儿越晴,水藻越绿,水也不结冰,垂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教师点拨、明确:(1)组甲句中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新巧地比作“小摇篮”,写出山景的小巧秀丽,又用拟人显出感人的脉脉温晴。躺在摇篮里承受母亲体贴入微的抚爱,那当然是最暖和不过的了,而况山们还“低声地”哼着摇篮曲,秀美的睡态再现了这个“理想境界”的温暖、舒适的特点。而乙句的直白叙述则传达不出寄寓的赞美深情。(2)组甲句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粉色羞容以微黄斜阳相映衬,色彩鲜艳悦目。比拟把本来没有生命的、静止的东西写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而乙句则少了那份美感。(3)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爱。用“不忍得”写水不仅有生命的质感,而且还有一副和善心肠,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 www.xuehuiba.com 影,仍然充满着春意。虽没
济南的冬天 教学设计(1),标签:中学语文教案,http://www.xuehuiba.com

乙 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粉色。

(3)组:甲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乙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水也不结冰,垂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

教师点拨、明确:

(1)组甲句中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新巧地比作“小摇篮”,写出山景的小巧秀丽,又用拟人显出感人的脉脉温晴。躺在摇篮里承受母亲体贴入微的抚爱,那当然是最暖和不过的了,而况山们还“低声地”哼着摇篮曲,秀美的睡态再现了这个“理想境界”的温暖、舒适的特点。而乙句的直白叙述则传达不出寄寓的赞美深情。

(2)组甲句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粉色羞容以微黄斜阳相映衬,色彩鲜艳悦目。比拟把本来没有生命的、静止的东西写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而乙句则少了那份美感。

(3)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爱。用“不忍得”写水不仅有生命的质感,而且还有一副和善心肠,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

www.xuehuiba.com

影,仍然充满着春意。虽没直接写天气暖和,却让人感受到了温暖,传神之妙是乙句用一“倒映”所不及的。

2.训练联想能力,练习使用比喻、拟人句写形神。

提示:文学需要联想,联想对于散文尤为重要,本文不仅联想丰富,而且贵在自然、取譬精当。给学生设定熟悉的情境,如落日、乡野清晨、海滨夏夜等,让学生抓住情境特征,展开丰富的联想,以优美传神的手法状景达意。

3.本文语言朴实清新,娓娓道来,情恳辞切,除体现在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同时在遣词造句上还非常讲究,值得仔细玩味。

思考:(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以吗?为什么?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卧”字?和文章什么地方相呼应?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不可以。“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济南的冬天只是没有那种令人战栗的呼啸的北风而已,如果去掉“声”就说成了“没有风”,那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

(2)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调谐,有一字传神之效。和前文“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

4.诵读全文。男女同学合读第1语段,男同学读绘写山景的2、3、4语段,女同学读写水色的第5语段。

三、对比阅读

思考:《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欢哪一篇?说出理由。

提示:两篇散文都通过几幅具体生动的画面来表现特征。《春》一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五幅画面,体现了春的“新、美、力”的特点。而《济南的冬天》同样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绘了阳光下的济南全景、雪后的小山、澄清的水等画图,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四、课堂练习(分发打印好的讲义资料)

阅读《清泉赞》,完成下列题目。

你大概不止一次地看见过从地下冒出的清泉,或者在如茵的绿草旁边淌着的流水吧?你有没有注意到,当它还是涓涓细流的时候,就表现了倔 ( )的意志和旺盛的生命力?人们为了拦一洼泉水,曾特意挖了一个小潭,潭口围着石块,潭边长上青草,还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对于刚刚冒出地面的泉水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个熟悉的、安逸的小天地。它蛮可以在这里留连 ( )徉,直到春花凋谢、秋草枯黄,让这些东西沉落潭底,变成 ( )滓,连同 。但是,不,涓滴之水,志在海洋。小水潭________不了它,小石块________不住它,小花草________了它。打了一个转身,滑下斜坡,它唱着歌,汩汩地向前流去。

1.在文中括号里给加“△”的字注音。

2.请将“吸引”“挽留”“阻拦”三个词语分别填入文段的空格中。

3.文段中画线部分中的“这里”是指____________;“这些东西”是指__________。

4.“它唱着歌,汩汩地向前流去”运用了_______________修辞方法,它在表达效果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潭留不住泉水的原因是(用文段中原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段中加粗的“冒”和“淌”能不能互换,为什么?

7.文段借流向海洋的小水流歌颂了一种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品格。

8.这段文字描写的对象是什么?赞颂了它怎样的性格?你从中产生了怎样的联想?请简要回答。

参考答案:

1.jiàng cháng zhā hé

2.挽留 阻拦 吸引

3.小潭 潭边的青草、鲜花

4.拟人 生动形象(作用意近即可)

5.因为泉水具有倔强的意志和旺盛的生命力

6.不能。“冒”是由下向上溢出,“淌”是由高向低漫流。(意近即可)

7.勇往直前 志向远大(意近即可)

8.泉水;倔强、进取;联想到那些不甘平庸寂寞、倔强进取的普通人。

五、课堂小结

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掩卷细味那淡雅的水墨画浸蕴的“温晴”,更觉神韵。绘山景、描水色。“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戛然而止,似乎意犹未尽,话犹未了,明敏的读者是否会饶舌地续写“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以抒发胸臆呢?我想,是会的。但老舍先生不会,谁让他是丹青高手呢!

六、布置作业

以“________的冬天”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要求:①填入所在地的地名。

②仔细观察,充分展开联想与想像,抓住景物特征,模仿课文力求做到情景交融。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七年级语文教案中学语文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七年级语文教案
Copyright 学会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在线学习社区!--学会吧
1 2 3 4 5 6 7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