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请同学们看书74页完成活动2,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谈谈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中国的农业与农村要摆脱困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目标是:“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能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要实现这一目标,应采取以下行动:
第一,加强计划生育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黄土高原地区农村人口数量多,虽然实行计划生育有所控制,但出生率仍较高。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农村人口的文化、科技素质较差,许多地区连初中文化以上的人口比例都不高,文盲、半文盲依然很多。随着农村经济发展,人口素质将成为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二,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人口迁移到其他地方去,建立移民新村。
黄土高原的一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人、畜吃水困难。水已成为制约当地人民生活、生产的主要因素。国家从90年代kai始建立移民新村,以改变当地人的生活生产条件。
第三,政府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向农民提供足够的粮食或补贴,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
第四,黄土高原在进行生态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农民收入,解决黄土高原人多地少的问题。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和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两部分内容。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不仅是因为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而且因为其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不易恢复,因此必须进行生态建设,在生态建设中要因地制宜,做到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以实现黄土高原的可持续发展。
七、板书设计
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1.位置和范围: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晋、陕、宁、甘等四省。
2.黄土物质成因:“风成说”。
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一)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因素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
2.人为因素
①毁林、毁草开荒破坏了植被.
②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
三、水土流失的后果 脆弱的生态环境
四、生态建设
1.神武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2.因地制宜、合理农业活动。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
- · 第三章
- · 世界的海陆分布(第1课时)
- · 初中地理教案—海陆的变迁
- · 前言 与同学们谈地理
- · 海陆分布
- · 南方与北方的人差异
- · 宝岛台湾
- ·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 · 东南亚2
- · 东南亚
- ·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教学设计
- · 土地资源 教学设计
- · 前言 与同学们谈地理
- ·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教学设计
- · 东南亚2
- · 海陆分布
- · 第二节 巴西 教学设计
- · 南方与北方的人差异
- · 第三节 农业的发展 教案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