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演讲戏剧化
[08-08 16:28:50]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场景讲话 阅读:8476次
概要:巧表态度.运用谐音法,可巧妙地表达对某些人和事的态度.有人曾经在鸡场写过这样一副对联:"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莫来道者来."有人改下联为"捞者莫来劳者来",这句话是针对那些"下水摸鱼"、"雁过拔毛"者而言的.鸡场来之不易,劳心者为之筹谋,劳力者为之工作,而"捞者"却借参观、检查之名,来大吃大喝还不算,走时还白拿.此联巧借谐音,表明心迹.谈话时巧用谐音法的妙处真可谓是功力无穷,而颠倒词序法则可以增强语意,使交谈语言更加深刻,从而取得戏剧性的说话效果.于右任的书法享有盛誉,一向被称为"于体",但他平日不轻易赠与别人.一次,一个人求字,于老先生不想给他,无奈他一直要求,只好写下了"不可随处小便"几个字,满以为这样的话登不了大雅之堂.谁知过了几天,那位求字者拿着裱好的条幅,来向于老道谢.于老把条幅展开一看,正是自己亲笔所写的,只不过变成了"小处不可随便",真是
把演讲戏剧化,标签:口才训练,怎样提高口才,http://www.xuehuiba.com
巧表态度.运用谐音法,可巧妙地表达对某些人和事的态度.
有人曾经在鸡场写过这样一副对联:"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莫来道者来."有人改下联为"捞者莫来劳者来",这句话是针对那些"下水摸鱼"、"雁过拔毛"者而言的.鸡场来之不易,劳心者为之筹谋,劳力者为之工作,而"捞者"却借参观、检查之名,来大吃大喝还不算,走时还白拿.此联巧借谐音,表明心迹.
谈话时巧用谐音法的妙处真可谓是功力无穷,而颠倒词序法则可以增强语意,使交谈语言更加深刻,从而取得戏剧性的说话效果.
于右任的书法享有盛誉,一向被称为"于体",但他平日不轻易赠与别人.一次,一个人求字,于老先生不想给他,无奈他一直要求,只好写下了"不可随处小便"几个字,满以为这样的话登不了大雅之堂.谁知过了几天,那位求字者拿着裱好的条幅,来向于老道谢.于老把条幅展开一看,正是自己亲笔所写的,只不过变成了"小处不可随便",真是一句精辟的格言.这位求字者就是采用颠倒词序的方法,使于老这一句本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话,变成了一句具有深刻哲理性的语言.
颠倒词序,可以改变语意,使交谈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发展.
一九四九年九月,云南解放前夕,蒋介石令沈醉枪杀进步学生并逮捕了九十余名爱国主义人士,正准备起义的云南省主席卢汉急忙打电报给蒋介石陈说利害,为这批民主人士说情.蒋的回电是:"情有可原,罪无可遣."(遣在这里是逃避的意思)卢汉十分着急,把电文给李根源先生看.李先生看后,把词序改成:"罪无可遣,情有可原."在昆明的军统头目阅读电文后,以为蒋介石"恩威并举",于是这批爱国民主人士得救了.后来蒋介石得知此事,气得火冒三丈.他怀疑秘书记错了自己口授的电文,又不能排除自己搞"颠倒"了"语序",只得骂几声"娘希匹"罢了.
古今中外许多名句格言,都是运用颠倒词序法,以增强语意的表达效果.郭沫若说:"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书读死."林肯说:"你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某些人,也能在某些时候欺骗所有的人,但你不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人."这些格言,就是变换某些字词,使语言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含义.
实践表明,在一定的情况下,采用颠倒词序的方法,能更好地表达人们需要表达的内容.但如果是在谈话时,重复几次谈一个话题,发表一个观点,虽然有强调说明的作用,但多半因为没有新意而会使听众生烦.
在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里就有这样一个生动的例子:
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镇,带着更大的悲伤.她向人诉说:"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雪天野狼在深山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她儿子被狼咬死,大家曾表示同情,但祥林嫂不断重复这几句话,就使大家表示出冷淡的态度.
其实,一个人哪能不断有新的话题?譬如一些朋友相聚,当没有新的情况可说,还要重提旧事时,可以用新的叙述语言,从新的表达角度来谈,同样会有好的效果.
一对恋人相会,只要有一方善于老话新说,他们之间就能有永远讲不完的话题.
如果在生活中,我们都能生动、风趣地表达,那么就不会因为同一句话多次重复而显得单调,呆板.
马克·吐温的长篇小说《镀金时代》曾引起很大反响,他在这本书里抨击了美国政府的腐败和那些政客、资本家的卑鄙无耻.
一天,在酒会上,记者追问马克·吐温对政府官员的看法.马克·吐温一气之下说:"美国国会有些议员是狗娘养的."
这句话在报纸上披露后,议员们大为愤怒,纷纷要求作家出来公开道歉或予以澄清,否则,就将诉诸法律.
后来,马克·吐温在另一个场合又对记者发表谈话:"前一次我在酒席上发言,说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是狗娘养的.事后我考虑再三,觉得此话不适当,而且也不符合事实.
我郑重声明,我上一次讲话应该更正为:美国国会中的有些议员不是狗娘养的."这个声明十分精彩.作家没有把已说过的话简单地重复一遍,而是作一种相反的表达,其实跟前次所说的是同一个意思,甚至抨击的面更广些,这样对方也抓不住把柄了.
所谓"戏重演不好看,话重说不好听",只是表明了道理的一部分.一些戏因为新的扮演者的表演,而一直受人喜爱.
富有哲理性的语言也往往由于不同的表达而每次都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一个人的话题是否有哲理,是否能产生戏剧性的效果也与说话者的思想成熟程度密切相关.
哲理性语言有许多种类型:
警策型.这类语言的特点是话一出口使人一惊,但惊而无险,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例如,有一位哲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人可能一百岁时才走向坟墓,但他生下来就已经死亡."这句话中的"活了一百岁"与"生下来就已经死亡"是一个大矛盾,然而矛盾背后却潜藏着深刻的哲理.
若愚型.这一类型的语言往往说出最平常的事,然而这些事情一经提示,变成了很耐人寻味的东西.如爱默生说:
"站在山的旁边,就看不到山."歌德
巧表态度.运用谐音法,可巧妙地表达对某些人和事的态度.
有人曾经在鸡场写过这样一副对联:"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莫来道者来."有人改下联为"捞者莫来劳者来",这句话是针对那些"下水摸鱼"、"雁过拔毛"者而言的.鸡场来之不易,劳心者为之筹谋,劳力者为之工作,而"捞者"却借参观、检查之名,来大吃大喝还不算,走时还白拿.此联巧借谐音,表明心迹.
谈话时巧用谐音法的妙处真可谓是功力无穷,而颠倒词序法则可以增强语意,使交谈语言更加深刻,从而取得戏剧性的说话效果.
于右任的书法享有盛誉,一向被称为"于体",但他平日不轻易赠与别人.一次,一个人求字,于老先生不想给他,无奈他一直要求,只好写下了"不可随处小便"几个字,满以为这样的话登不了大雅之堂.谁知过了几天,那位求字者拿着裱好的条幅,来向于老道谢.于老把条幅展开一看,正是自己亲笔所写的,只不过变成了"小处不可随便",真是一句精辟的格言.这位求字者就是采用颠倒词序的方法,使于老这一句本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话,变成了一句具有深刻哲理性的语言.
颠倒词序,可以改变语意,使交谈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发展.
一九四九年九月,云南解放前夕,蒋介石令沈醉枪杀进步学生并逮捕了九十余名爱国主义人士,正准备起义的云南省主席卢汉急忙打电报给蒋介石陈说利害,为这批民主人士说情.蒋的回电是:"情有可原,罪无可遣."(遣在这里是逃避的意思)卢汉十分着急,把电文给李根源先生看.李先生看后,把词序改成:"罪无可遣,情有可原."在昆明的军统头目阅读电文后,以为蒋介石"恩威并举",于是这批爱国民主人士得救了.后来蒋介石得知此事,气得火冒三丈.他怀疑秘书记错了自己口授的电文,又不能排除自己搞"颠倒"了"语序",只得骂几声"娘希匹"罢了.
古今中外许多名句格言,都是运用颠倒词序法,以增强语意的表达效果.郭沫若说:"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书读死."林肯说:"你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某些人,也能在某些时候欺骗所有的人,但你不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人."这些格言,就是变换某些字词,使语言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含义.
实践表明,在一定的情况下,采用颠倒词序的方法,能更好地表达人们需要表达的内容.但如果是在谈话时,重复几次谈一个话题,发表一个观点,虽然有强调说明的作用,但多半因为没有新意而会使听众生烦.
在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里就有这样一个生动的例子:
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镇,带着更大的悲伤.她向人诉说:"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雪天野狼在深山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她儿子被狼咬死,大家曾表示同情,但祥林嫂不断重复这几句话,就使大家表示出冷淡的态度.
其实,一个人哪能不断有新的话题?譬如一些朋友相聚,当没有新的情况可说,还要重提旧事时,可以用新的叙述语言,从新的表达角度来谈,同样会有好的效果.
一对恋人相会,只要有一方善于老话新说,他们之间就能有永远讲不完的话题.
如果在生活中,我们都能生动、风趣地表达,那么就不会因为同一句话多次重复而显得单调,呆板.
马克·吐温的长篇小说《镀金时代》曾引起很大反响,他在这本书里抨击了美国政府的腐败和那些政客、资本家的卑鄙无耻.
一天,在酒会上,记者追问马克·吐温对政府官员的看法.马克·吐温一气之下说:"美国国会有些议员是狗娘养的."
这句话在报纸上披露后,议员们大为愤怒,纷纷要求作家出来公开道歉或予以澄清,否则,就将诉诸法律.
后来,马克·吐温在另一个场合又对记者发表谈话:"前一次我在酒席上发言,说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是狗娘养的.事后我考虑再三,觉得此话不适当,而且也不符合事实.
我郑重声明,我上一次讲话应该更正为:美国国会中的有些议员不是狗娘养的."这个声明十分精彩.作家没有把已说过的话简单地重复一遍,而是作一种相反的表达,其实跟前次所说的是同一个意思,甚至抨击的面更广些,这样对方也抓不住把柄了.
所谓"戏重演不好看,话重说不好听",只是表明了道理的一部分.一些戏因为新的扮演者的表演,而一直受人喜爱.
富有哲理性的语言也往往由于不同的表达而每次都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一个人的话题是否有哲理,是否能产生戏剧性的效果也与说话者的思想成熟程度密切相关.
哲理性语言有许多种类型:
警策型.这类语言的特点是话一出口使人一惊,但惊而无险,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例如,有一位哲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人可能一百岁时才走向坟墓,但他生下来就已经死亡."这句话中的"活了一百岁"与"生下来就已经死亡"是一个大矛盾,然而矛盾背后却潜藏着深刻的哲理.
若愚型.这一类型的语言往往说出最平常的事,然而这些事情一经提示,变成了很耐人寻味的东西.如爱默生说:
"站在山的旁边,就看不到山."歌德
[1] [2] [3] 下一页
Tag:场景讲话,口才训练,怎样提高口才,演讲与口才培训 - 口才培训 - 场景讲话
上一篇:在倾听中寻求管理
最新更新
- · 2014年个人工作总结
- · 2014年个人工作总结(图书馆)
- · 2014年个人工作总结_发展规划研究室
- · 说话要注意场合
- · 好声好气好交谈
- · 会对付饶舌的常客
- · 斗嘴——“碰碰车”式的恋爱语言
- · 交谈的七个秘诀
- · 灵活多变的劝说方法
- · 批评也要悦耳动听
推荐热门
- · 妙语息争吵
- · 卡耐基口才学--克服当众怕羞的心理之二
- · 说话要注意场合
- · 奥斯卡获奖者的演讲
- · 乖巧话能让女友开心
- · 不善言谈者成功交际的良方
- · 谈判进退自如
- · 随声附和对方话的方法
- · 谨防祸从口出
- · 黄健翔:“嘴上功夫”让“足下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