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讲座——辩论入门(随堂笔记)
PS:以下均为作者听讲座所做的随堂笔记,部分内容不全,敬请各位多多包涵、指正.
什么是辩论?
定义:辩论是人们持不同立场对同一对象展开争论的过程.
辩论常常是一个批驳谬误,探求真理的过程.因此,辩论的意义在于:明理即辩.
辩论的作用:
1.探求真知真理,弘扬价值观;
2.关注社会生活,激发社会责任心;
3.培养科学的思维模式和思考方式;
4.吸收和郑和多元化的知识和信息;
5.展示语言风采,弘扬口才魅力;
6.提升人际关系的能力,扩大人际交流的范围,培养公众情感.
一、辩论思维:辩论的灵魂和基础
辩论中,对辩题的分析是否透彻,思路是否清晰,反应是否敏捷,想象是否丰富,推理是否缜密,引据是否合理,配合是否默契等等,都是以思维为基础的.
辩论过程是一个充满逻辑推理、演绎论证的过程,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广博的知识.因此,辩论不但带有浓厚的学术色彩,而且是一种滴水不可漏的思辨之战.
1.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
是在思维过程中,通过知识、概念的重新组合,找出更多更新的可能方案、设想和解决方法的思维方式,是能够从不同起点、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标准而得出结论,
再由这些不同方式得出的结论交织融合成一个思维体系.
又叫扩散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
发散性思维的三个主要特征
1).表现为流畅、变通、独特;
2).流畅是指反应迅速而丰富,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表达出较多信息;
3).变通是指思维方式不落俗套,能够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去创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独特是指对事物有独到见解.
层次:流畅——变通——独特(最高层)
2.思维方式:收敛性思维
定义:将得到的素材在分析、综合、比较、判断的过程中重新组织,从不同的角度,将思维指向唯一正确的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过程.即“收得拢”.
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的配合运用
1).“散得开,收得拢”;
2).发散性思维为收敛性思维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广阔的依据.
3.逻辑推理:常用方法
(1).三段论
(2).归纳法
(3).类比法
(4).反证法
(5).两难法
逻辑推理:典型错误
(1).偷换概念(主动而为之)
(2).概念混淆(被动而为之)
(3).偷换辩题
(4).循环论证
(5).断章取义
(6).以偏盖全或以全盖偏
二、辩论语言
~汉语是辩论的血肉,辩论是汉语语言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
~辩论者要将自己的思想用语言完美地表达出来
1.辩论语言的特点
(1).精确性
要忠实于信息传递
(举例:《恐韩·韩乔生语录》)
(2).艺术性
#文采中运理,妙用修辞.(比喻、引用、夸张、排比)
#语美中含力,语言要有美感.
- · 大言不辩,软化对方立场
- · 孙子兵法在论辩中的应用谋略
- · 辩论秘笈之十八忌
- · 巧舌如簧的辩论技巧
- · 王老汉三言两语止恶战
- · 安全生产决定于安全意识之二辩驳论
- · 论辩知识
- · 辩论之重建
- · 初学者如何准备论辩赛
- · 论文答辩失败的几个原因
- · 以慢制胜--论辩中的缓兵之计
- · 论辩中的缓兵之计
- · 刘大娘临阵不乱,据理而辩
- · 辩论之重建
- · 孙子兵法在论辩中的应用谋略
- · 论如何观摩辩论赛
- · 辩论学导进之二-(1)
- · [辩论之道]不伤和气的争辩妙招
- · 辩论者的准则(五)
- · 陪练队员在整个辩论队中的具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