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吧学习辅导评课稿历史评课稿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资料3» 正文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资料3

[05-14 00:37:33]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历史评课稿   阅读:8446
概要: 专题复习十九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展 一、美国的南北战争 1、背景:美国独立后,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的种植园经济都发展起来。南方的种植园主使用了大量奴隶。两种经济制度水火不容,围绕着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北方与南方的矛盾再也无法调和。 2、导火线:1860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成为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的借口。 3、经过 (1)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2)内战初期,由于南方早有准备,北方政府接连失利。 (3)1862年,林肯政府先后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逐渐扭转了战局。 (4)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告终,美国的统一最终得到了维护。 4、南北战争的历史作用: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扫清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俄国废除农奴制 1、背景:(略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资料3,标签:历史评课稿范文,http://www.xuehuiba.com
    专题复习十九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展
    一、美国的南北战争
    1、背景:美国独立后,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的种植园经济都发展起来。南方的种植园主使用了大量奴隶。两种经济制度水火不容,围绕着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北方与南方的矛盾再也无法调和。
    2、导火线:1860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成为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的借口。
    3、经过
    (1)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2)内战初期,由于南方早有准备,北方政府接连失利。
    (3)1862年,林肯政府先后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逐渐扭转了战局。
    (4)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告终,美国的统一最终得到了维护。
    4、南北战争的历史作用: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扫清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俄国废除农奴制
    1、背景:(略)
    2、主要内容:法令规定,农民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地主不得在任意交换或买卖农民;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时,还能赎买到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农民只有土地的使用权;农民须花钱向地主购买土地的使用权;获得解放的农民仍归所居住地区的“村社”管理。
    3、性质: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历史作用:通过1861年改革俄国废除了农奴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目标具有积极作用。这次改革虽然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三、明治维新
    1、背景:(略)
    2、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主要内容:政治上: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天皇拥有无限权力;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1889年日本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开始有限的宪政统治。
    经济上: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
    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上: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度,建立常备军;建立警察制度维护社会治安。
    这些改革是在明治年间进行的,因此被称为“明治维新”。
    4、历史作用: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重大的转折点。但日本强大以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备注: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等改革给中国的启示: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证明,只有不断地进行改革,我们的国家才会国富民强。我们要积极学习外国的长处,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要坚持对外开放,走出国门,选择西方文明为我用,对西方文明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能有利于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专题复习二十   第一次世界大战
    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背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国,相继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与英、法、俄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争夺的结果,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
    (2)“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
    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三国同盟,其核心国家是德国。
    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组成三国协约,其核心国家是英国。
    (3)性质:两大敌对军事集团的最终形成,都具有争霸性质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
    (4)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使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世界和平面临严重威胁。长期以来由于列强之间的争夺和其他复杂因素,巴尔干半岛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
    2、萨拉热窝事件
    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略) “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评价普林西普的行为:
    普林西普刺杀的目的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但起刺杀行为性质上属于恐怖行动,不是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正义行为。后果是点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或我们要认清民族反抗侵略的正义性同搞暗杀恐怖活动的区别。在政治活动和国际交往中,反对暗杀等恐怖活动是一个共同的准则。因此,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以暗杀为主要形式的突发事件。萨拉热窝事件的严重危害是不可低估的,不能把暗杀者视为民族英雄,否则我们就会再一次陷入战争不可避免的认识误区和民族英雄与人类罪人共存一身的悖论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历史评课稿历史评课稿范文评课稿 - 历史评课稿
Copyright 学会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在线学习社区!--学会吧
1 2 3 4 5 6 7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