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资料2
09年中考历史复习资料2
专题复习十一 近代化的起步
一、洋务运动
1、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人被称为“洋务派”。其中中央代表人物是奕忻,地方代表人物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他们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为中心的洋务运动。
2、从“自强”到“求富”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军事工业。主要有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军械所(它是洋务派仿造西式船炮的开端)、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军火工厂)、1866年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北洋舰队是清政府海军的主力。
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1893年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中国近代化的第一个钢铁工业)、湖北织布局等民用企业。
3、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要辩证发展地看待历史事物,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它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4、对洋务运动失败的认识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情况下,想让国家富强起来,这就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从内容上分析,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只限于科学技术,单纯的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5、洋务运动中和现在改革开放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不同结果谈谈认识。
洋务运动企图单纯地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洋务运动具有明显的保守性。洋务派试图用近代西方科学技术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仅仅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嫁接在腐败的封建制度的肌体上,不触动封建制度。这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而我们现在的改革开放,对待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并且我们拥有着生命力旺盛的社会主义制度,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使我们国家更加富强昌盛。
二、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1)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加深了民族危机
(2)序幕:1895年4月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3)过程
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新政从此日开始,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戊戌变法。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止,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4)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政治: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工商业。思想文化: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
(5)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变法在社会上所起的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尽管变法失败后绝大部分新政诏令被废除,但也有些保留下来,如唯一保留下来的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的前身)。
3、清政府为了维持其统治,不得不进行一些政策和政治体制的调整。
4、但不可能实现救亡图存的愿望,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6)对“百日维新”的认识
“百日维新”,它是这次大规模政治运动的高潮。维新派的政治主张在变法法令的内容中集中体现。尽管这些改革措施带有不少局限性,但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改革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是符合当时历史潮流的。
(7)失败的原因
没有依靠和充分的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仅限于上层;维新派手无实权,所依靠的皇帝光绪帝也只是傀儡;袁世凯的出卖;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
(8)戊戌变法失败的认识
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了想依靠朝廷本身改革社会不过是幻想,中国人民要想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求得国家的富强,就只有推翻腐朽的清王朝。
专题复习十一 五四爱国运动
(1)原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北洋军阀黑暗政治的必然结果
(2)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3)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示威游行
(4)口号或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 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中贼曹汝霖”、“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5)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
(6)主力及地点的变化:前期主力是学生,地点在北京;后期主力是工人,地点是上海。
- · 八年级历史评课稿
- · 初三历史复习课评课稿
- · 2017年高考历史知识大盘点
- · 我的评课稿
- ·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评课稿
- · 教师如何评课
- ·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
- · 高一历史评课稿
- · 2017年中考历史第二轮总复习
- ·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资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