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吧学习辅导语文阅读说明文阅读《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阅读答案(2017福建泉州市中考)» 正文

《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阅读答案(2017福建泉州市中考)

[05-14 00:37:33]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说明文阅读   阅读:8511
概要: 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王丽①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自甲骨文起,三千年间,凡中国历史、文化、文学、政治、军事、医卜、农业、算学等所有重要典籍均为文言。文言是打开这个宝藏的钥匙。身为中国人,不懂文言,很难真正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也很难做到鉴古知今。[来%源:中教网#*~^]②我们的前人留下了大量的文学经典,如《离骚》《出师表》《陋室铭》《兰亭集序》《桃花源记》……这些用文言撰写的经典之作像一条永不枯竭的河流,滋养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这些经典与其他典籍一起化为文化基因融入炎黄子孙的血脉里,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③曾经有人说,文言难懂难学,不够大众化。可是,人类是一种具有高级精神活动的动物,需要有一座精神殿堂,而在这座殿堂里,需要用一种更深沉、更庄严、更典雅、更具仪式感的语言来表达。文言文,以及用文言文所撰写的赋、表
《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阅读答案(2017福建泉州市中考),标签: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http://www.xuehuiba.com

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
王丽
①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自甲骨文起,三千年间,凡中国历史、文化、文学、政治、军事、医卜、农业、算学等所有重要典籍均为文言。文言是打开这个宝藏的钥匙。身为中国人,不懂文言,很难真正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也很难做到鉴古知今。[来%源:中教网#*~^]
②我们的前人留下了大量的文学经典,如《离骚》《出师表》《陋室铭》《兰亭集序》《桃花源记》……这些用文言撰写的经典之作像一条永不枯竭的河流,滋养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这些经典与其他典籍一起化为文化基因融入炎黄子孙的血脉里,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
③曾经有人说,文言难懂难学,不够大众化。可是,人类是一种具有高级精神活动的动物,需要有一座精神殿堂,而在这座殿堂里,需要用一种更深沉、更庄严、更典雅、更具仪式感的语言来表达。文言文,以及用文言文所撰写的赋、表、记、铭、传、碑、祭文、对联等,便是这种需求的具体体现。[中国~@*#教育出&版网]
④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图像时代。众所皆知,图像是平面的,它让我们直接面对所谓的实际存在,而语言的抽象性却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比之白话的直白和浅露,文言的高度凝练及其特有的含蓄、蕴藉,具有无穷的言外之意和韵外之致,为读者提供了巨大的再创造的语言空间,其品读过程本身就是想象力的展开与激活。并且,文言所特有的节奏和音韵,即在表达上所造成的一唱三叹、回环婉转、起伏跌宕、抑扬顿挫等等,使它具有白话所无法比拟的语言张力。晚年在台湾的于右任先生曾写下《望大陆》一诗---- [来源:zz~step.^&%c#om]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来源^:中~#&教网*]
⑤放眼古今中外,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千千万。唯有用古老的文言,才能唱出如此回肠荡气、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绝唱。
⑥面对如此绝唱,某些对文言持有偏见的人应当要深刻地反思:时下国人语言之粗鄙低俗,整体文化教养之令人失望,是否与文言传统的断裂有某种关系?[www^.#z&zstep*.c@om]
(选自2013年5月15日《中国青年报 》,有删改)
10.第①段中加点的这个宝藏指代什么?这个宝藏对中华民族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11.比之图像,语言的优势在哪里?比之白话,文言具有哪两个特点?(6分)
优势:
特点:
12. 在作者看来,划线句文言难懂难学,不够大众化的观点,导致了怎样的结果?(3分)
参考答案:www.xuehuiba.com
10.(4分)中国古代所有重要典籍。(2分) 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或滋养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2分)
11.(6分)语言的抽象性为读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2分) ①高度凝练、含蓄、蕴藉(或具有无穷的‘言外之意’和‘韵外之致’)(2分) ②特有的节奏和音韵,具有白话无法比拟的语言张力。(2分)
12.(3分)国人语言粗鄙低俗,整体文化教养令人失望,文言传统断裂。(答两句得3分 答一句只得2分)


Tag:说明文阅读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语文阅读 - 说明文阅读
Copyright 学会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在线学习社区!--学会吧
1 2 3 4 5 6 7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