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吧学习辅导语文阅读古诗文阅读《黔之驴》《蜘蛛杀蛇》对比阅读及参考答案» 正文

《黔之驴》《蜘蛛杀蛇》对比阅读及参考答案

[10-16 11:50:22]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古诗文阅读   阅读:8578
概要: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12分)【甲】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乙】蜘蛛杀蛇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蛇复昂首待之。蜘蛛引丝疾上,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下①,踞②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③其脑,果腹而去。(选自薛福成《庸庵笔记》,略有改动)【注释】①飙下:带
《黔之驴》《蜘蛛杀蛇》对比阅读及参考答案,标签:古诗文阅读题及答案,http://www.xuehuiba.com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12分) 【甲】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蜘蛛杀蛇 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蛇复昂首待之。蜘蛛引丝疾上,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下①,踞②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③其脑,果腹而去。 (选自薛福成《庸庵笔记》,略有改动) 【注释】①飙下:带着一股风跳下。   ②踞:趴。     ③盬(gǔ):吸饮。 10.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A.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好事: B.虎大骇,远遁   遁: C.果腹而去          果腹: D.蜘蛛引丝疾上   疾: 11.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4分) (1)驴不胜怒,蹄之。 (2)蛇复昂首待之。 12.填空。(4分) (1)【甲】文中老虎对驴的认识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从“    A   ”到“觉无异能者”,再到“    B   ”。 【乙】文“如是者三四次”中的“是”指代的具体内容是:“       C      ”。(请用选文原句填空) (2)甲、乙两文都写了动物斗争的过程,但描写方法不同:甲文侧重描写虎的   A   ;乙文侧重描写蜘蛛的   B   。 13.驴和蜘蛛的斗争过程,引人深思。请任选其中一种,说说你从它身上得到的启示。(2分)  2012年云南省昭通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0.(2分) A.喜欢多事;     B.逃跑;       C.吃饱肚子;       D.飞快(迅速) 11.(4分)(1)驴不能忍受(或“禁不住”)愤怒,用蹄子踢虎。   (2)蛇又昂着头等待着(吃)蜘蛛。 12.(4分)(1)甲文:A 以为神 B 技止此耳;(各0.5分) 乙文:C 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蛇复昂首待之。蜘蛛引丝疾上,还守其网。(1分) (2)A 心理, B 动作。(各1分) 13.(2分) 示例:从驴的身上我们得到的启示: (1)生活中我们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弱点; (2)人有真才实学,才不至于使自己陷入困境。 从蜘蛛的身上我们得到的启示: (1)只要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就能克敌制胜,弱者也可以战胜强者; (2)弱有所长,强有所短,弱者只要相机而动,善于斗智,攻其不备,也能出奇制胜。


Tag:古诗文阅读古诗文阅读题及答案语文阅读 - 古诗文阅读
Copyright 学会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在线学习社区!--学会吧
1 2 3 4 5 6 7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