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吧学习辅导语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答案《孟子》两章阅读答案» 正文

《孟子》两章阅读答案

[08-23 00:30:34]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文言文阅读答案   阅读:8337
概要: 18《孟子》两章5分钟训练(预习类练习,可用于课前)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米粟( ) 亲戚畔( )之 畎( )亩 傅说( ) 法家拂( )士 答案:sù pàn quǎn yuè bì[来源:中.考.资.源.网]2.解释下列加点字。⑴兵革非不坚利也。⑵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⑶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⑷人恒过,然后能改。解析:要想牢固地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还需不断地积累。本题的词语是本文较为典型的词语,需放在原文中仔细揣摩,记诵在心。答案:⑴泛指武器装备。⑵这里是限制的意思。⑶责任,使命。⑷犯错误。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政治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
《孟子》两章阅读答案,标签: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http://www.xuehuiba.com

18《孟子》两章
5分钟训练(预习类练习,可用于课前)
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米粟( ) 亲戚畔( )之 畎( )亩 傅说( ) 法家拂( )士
答案:sù pàn quǎn yuè bì[来源:中.考.资.源.网]
2.解释下列加点字。
⑴兵革非不坚利也。
⑵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⑶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⑷人恒过,然后能改。
解析:要想牢固地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还需不断地积累。本题的词语是本文较为典型的词语,需放在原文中仔细揣摩,记诵在心。
答案:⑴泛指武器装备。⑵这里是限制的意思。⑶责任,使命。⑷犯错误。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政治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
答案:《孟子•公孙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 《孟子•告子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
课中10分钟(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下列加点词的词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 B.得道者多助(道理)
C.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 D.委而去之(放弃)
解析:通观这四个选项可知A、C、D理解正确,应予以识记,而B选项中“得道者”即“施行仁政的人”,因而“道”应理解为“仁政”。
答案:B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困于心,衡于虑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行拂乱其所为 D.入则无法家拂士
解析:通假字的字音、字义都是按其所通的本字来读来解,它所通之字一般是固定的,应在平时多加积累,本题中A项“衡”通“横”, B项“畔”通“叛”, D项“拂”通“弼”,只有C项不含通假字。
答案:C
3.用“/”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解析:能否正确的朗读断句,直接关系着我们对句义的理解与否。划分时,将可以独立表达一个完整词义的词语断开。
答案:(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4.翻译下列句子。《孟子》两章阅读答案
⑴.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⑵.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解析:翻译句子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理解,⑴句要先突破重点词语“.故”, ⑵句应重点突破“忧患”和“安乐”二词,然后将每个词语的含义连贯地组织起来。
答案:⑴.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⑵.这以后才知道,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使人萎靡死亡。
5.孟子说:“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战必胜”的原因是( )
A.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处去。 B.依靠强大的国防力量和险要的地势。
C.实施仁政,取得人民的拥护、支持。 D.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解析:结合全文可知君子作战的先决条件是“天下之所顺”,即指“人和”,也就是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也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答案:C
6、古今中外有许多人在逆境中成才的例子,请摘录一个逆境磨炼人才的典型事例。
解析:本文列举了舜、傅说等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在艰苦的环境中最终有所作为,解答本题时,思路较为宽泛,只要切合题意的古今中外的逆境造就人才的事例均可。
参考答案: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在遭受两耳失聪的情况下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等音乐作品。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习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地域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 背叛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选拔,被起用
D、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受苦
解析:本题的A项句子的含义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据此可知,“域”在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答案:A
2.下列四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孟子》两章阅读答案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环而攻之而不胜
A、以 B、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杜少府之任蜀州

[1] [2]  下一页


Tag:文言文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语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答案
《《孟子》两章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会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在线学习社区!--学会吧
1 2 3 4 5 6 7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