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的调研报告
[12-22 04:57:37]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调研报告 阅读:8794次
概要: 5、乡村治理结构和组织功能面临弱化状态。一是乡镇政府无钱给农民办事。农业税取消后,我县乡镇依靠自身财力,加上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仅仅能够保障干部的“吃饭”问题,维护乡镇机关的正常运转的可用财力十分有限,有的乡镇连办公电话都停了。县级财政也是吃饭财政,没有能力支持乡镇。因此,一些村级干部报酬的资金无法解决,乡镇没有钱为农民办事的尴尬等等,一系列问题将会使乡镇对村的管理和服务带来很大的影响。二是村级干部队伍出现不稳定现象。从今年起,我县村级干部中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文书3个人的工资纳入财政供给,月工资300元,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但其他村“两委”干部包括村民小组长由于取消农业税,又不准利用农民统筹集资解决他们的报酬,他们即没有工资、误工补贴,乡村又无钱可兑现,势必会影响到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原来农村离任村干部在税改前,都享有少量的经济补贴,取消农业税后不再有人过问,这不仅给离退职村干部造成了生活上的困难和心理伤害,而且对在职村干部特别对年龄偏大即将离任的村干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并且现在村
关于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的调研报告,标签:市场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格式,http://www.xuehuiba.com
5、乡村治理结构和组织功能面临弱化状态。一是乡镇政府无钱给农民办事。农业税取消后,我县乡镇依靠自身财力,加上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仅仅能够保障干部的“吃饭”问题,维护乡镇机关的正常运转的可用财力十分有限,有的乡镇连办公电话都停了。县级财政也是吃饭财政,没有能力支持乡镇。因此,一些村级干部报酬的资金无法解决,乡镇没有钱为农民办事的尴尬等等,一系列问题将会使乡镇对村的管理和服务带来很大的影响。二是村级干部队伍出现不稳定现象。从今年起,我县村级干部中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文书3个人的工资纳入财政供给,月工资300元,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但其他村“两委”干部包括村民小组长由于取消农业税,又不准利用农民统筹集资解决他们的报酬,他们即没有工资、误工补贴,乡村又无钱可兑现,势必会影响到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原来农村离任村干部在税改前,都享有少量的经济补贴,取消农业税后不再有人过问,这不仅给离退职村干部造成了生活上的困难和心理伤害,而且对在职村干部特别对年龄偏大即将离任的村干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并且现在村“两委”成员普遍存在年龄老化、带动能力不够的问题,一些致富门路多、有经济头脑的年轻人,由于报酬低而又不愿意进班子。所有这些都会影响村级干部队伍的稳定。三是农村公共事务无人料理。取消农业税,意味着乡村组织几乎失去了经济基础。而高额的乡村债务使“政府信誉”严重下降,且不说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得不到解决,即使像“五保户”供养这样的问题也没办法开展了。四是群众尽义务的观念将进一步淡化。农业税的取消,也就意味着农民与享有土地使用权相对应的对国家重要义务被免除,很容易造成农民在农业税之外对国家尽义务意识的进一步淡化。目前,这一倾向表现的较为突出,一些群众只要求享受权利,不愿意尽义务,动辄上访,甚至越级集访。
6、兴办公益事业无力投入。没有了农业税,乡镇财政乏力,村级无集体收入,要想兴办集体公益事业,只能通过“一事一议”来解决。但即使是议了,每人每年15元的资金很难办成大事。因为对于投入需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道路、水利设施,乡村难以担此重任;随着农民义务工和积累工的取消,再加上农业税的免征,农村公益事业中的出工都要付出报酬,而村级组织又不可能支付,也无能力支付。在公益项目和公共事业的发展上就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在增加新的债务情况下发展公益事业,要么不发展公益事业,而这两种情况的出现都会使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也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悖。
7、农村社会稳定工作也将出现新的情况和问题。减免农业税给广大农民带来真正实惠的同时,也必将引发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一是农村人地矛盾可能激化。我县绝大部分村已经完成了土地延包,按照政策是“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取消农业税后,村里新增人口申请增地的愿望会更加迫切,特别是一些低收入家庭,土地是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但村集体已基本无地可调。这些势必进一步激化农村人地矛盾,造成新的不稳定因素。二是农村特困户、五保户等弱势群体的利益照顾更加困难。过去对农村特困户、五保户及优抚主要通过减免其农业税的办法来解决,在这次免征农业税中他们将受益较小或根本不能受益,如何解决好农村弱势群体的优抚问题,成为确保农村稳定的关键环节。三是群众心理不平衡。现在农业税全免了,有的农户以前所欠的农业税不让再征了,造成那些遵纪守法、不欠农业税的群众心理不平衡,认为吃亏了。还有由于国家实施粮补政策,人多地少的群众得的粮补资金少,心中不满。这对今后开展农村的一些工作将使群众产生抵触情绪。
三、免征农业税后的对策和建议
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基层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既有主观因素,乡镇干部思想观念、工作能力不适应问题等,也有客观因素,如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产品投入的问题,在目前体制下县乡村都无力承担等。因此,解决免征农业税在农村基层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来解决。针对情况和问题,县、乡党委、政府进行了认真思考和探索,县委、县政府召开了专门会议进行了认真研究,并要求在全县开展大讨论。总体来讲,广大基层干部认为免征农业税对于临泉这样的欠发达地区来讲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如果抓住了这个机遇,加快县乡政府职能转变,率先实现乡村工作转型、着力解决已经出现和即将出现的问题,必将有力地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快奋力崛起的步伐。
1、要加强教育,增强乡村干部转型的紧迫感、责任感。
针对免除农业税后,乡村干部的迷失和本领恐慌问题,必须加强对乡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和引导。一要通过培训提高乡镇干部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强化服务意识,更新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增强乡村干部工作转型的责任感、紧迫感。建议在后两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要把实现乡村干部全面转型,作为乡村干部实践先进性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二要通过培训,使广大乡村干部每人掌握1—2项实用技术,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同时,要加强对乡村干部的教育和引导,督促指导乡村干部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能力。目前我县部分乡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已经部署着手开展对乡村干部的培训。如:范兴集乡号召干部买来书籍和光碟,利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自学党在农村的法规、政策和种植、养殖技术,要求每位干部人人都要有手绝活。社会事务办公室干部姚璐,买来大量书籍和光碟,刻苦自学,掌握了一套畜禽养殖技术,不仅办起了养殖场和兽医门诊部,而且带动了160户农民搞起了养殖,免费为群众提供服务,深受群众欢迎。
2、进一步完善乡村干部考核机制。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乡村干部考核标准,改变过去层层定任务、层层压担子的考核办法,要把为群众服务、服务的效果如何作为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把考核权交给群众,让群众评价乡村干部。要在社会上形成导向,把为群众服务、群众满意、拥护的程度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对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水平不高、服务质量较差、群众不满意的干部严肃处理,促使乡村干部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危机意识,使他们转变工作观念、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
5、乡村治理结构和组织功能面临弱化状态。一是乡镇政府无钱给农民办事。农业税取消后,我县乡镇依靠自身财力,加上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仅仅能够保障干部的“吃饭”问题,维护乡镇机关的正常运转的可用财力十分有限,有的乡镇连办公电话都停了。县级财政也是吃饭财政,没有能力支持乡镇。因此,一些村级干部报酬的资金无法解决,乡镇没有钱为农民办事的尴尬等等,一系列问题将会使乡镇对村的管理和服务带来很大的影响。二是村级干部队伍出现不稳定现象。从今年起,我县村级干部中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文书3个人的工资纳入财政供给,月工资300元,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但其他村“两委”干部包括村民小组长由于取消农业税,又不准利用农民统筹集资解决他们的报酬,他们即没有工资、误工补贴,乡村又无钱可兑现,势必会影响到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原来农村离任村干部在税改前,都享有少量的经济补贴,取消农业税后不再有人过问,这不仅给离退职村干部造成了生活上的困难和心理伤害,而且对在职村干部特别对年龄偏大即将离任的村干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并且现在村“两委”成员普遍存在年龄老化、带动能力不够的问题,一些致富门路多、有经济头脑的年轻人,由于报酬低而又不愿意进班子。所有这些都会影响村级干部队伍的稳定。三是农村公共事务无人料理。取消农业税,意味着乡村组织几乎失去了经济基础。而高额的乡村债务使“政府信誉”严重下降,且不说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得不到解决,即使像“五保户”供养这样的问题也没办法开展了。四是群众尽义务的观念将进一步淡化。农业税的取消,也就意味着农民与享有土地使用权相对应的对国家重要义务被免除,很容易造成农民在农业税之外对国家尽义务意识的进一步淡化。目前,这一倾向表现的较为突出,一些群众只要求享受权利,不愿意尽义务,动辄上访,甚至越级集访。
6、兴办公益事业无力投入。没有了农业税,乡镇财政乏力,村级无集体收入,要想兴办集体公益事业,只能通过“一事一议”来解决。但即使是议了,每人每年15元的资金很难办成大事。因为对于投入需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道路、水利设施,乡村难以担此重任;随着农民义务工和积累工的取消,再加上农业税的免征,农村公益事业中的出工都要付出报酬,而村级组织又不可能支付,也无能力支付。在公益项目和公共事业的发展上就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在增加新的债务情况下发展公益事业,要么不发展公益事业,而这两种情况的出现都会使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也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悖。
7、农村社会稳定工作也将出现新的情况和问题。减免农业税给广大农民带来真正实惠的同时,也必将引发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一是农村人地矛盾可能激化。我县绝大部分村已经完成了土地延包,按照政策是“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取消农业税后,村里新增人口申请增地的愿望会更加迫切,特别是一些低收入家庭,土地是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但村集体已基本无地可调。这些势必进一步激化农村人地矛盾,造成新的不稳定因素。二是农村特困户、五保户等弱势群体的利益照顾更加困难。过去对农村特困户、五保户及优抚主要通过减免其农业税的办法来解决,在这次免征农业税中他们将受益较小或根本不能受益,如何解决好农村弱势群体的优抚问题,成为确保农村稳定的关键环节。三是群众心理不平衡。现在农业税全免了,有的农户以前所欠的农业税不让再征了,造成那些遵纪守法、不欠农业税的群众心理不平衡,认为吃亏了。还有由于国家实施粮补政策,人多地少的群众得的粮补资金少,心中不满。这对今后开展农村的一些工作将使群众产生抵触情绪。
三、免征农业税后的对策和建议
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基层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既有主观因素,乡镇干部思想观念、工作能力不适应问题等,也有客观因素,如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产品投入的问题,在目前体制下县乡村都无力承担等。因此,解决免征农业税在农村基层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来解决。针对情况和问题,县、乡党委、政府进行了认真思考和探索,县委、县政府召开了专门会议进行了认真研究,并要求在全县开展大讨论。总体来讲,广大基层干部认为免征农业税对于临泉这样的欠发达地区来讲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如果抓住了这个机遇,加快县乡政府职能转变,率先实现乡村工作转型、着力解决已经出现和即将出现的问题,必将有力地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快奋力崛起的步伐。
1、要加强教育,增强乡村干部转型的紧迫感、责任感。
针对免除农业税后,乡村干部的迷失和本领恐慌问题,必须加强对乡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和引导。一要通过培训提高乡镇干部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强化服务意识,更新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增强乡村干部工作转型的责任感、紧迫感。建议在后两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要把实现乡村干部全面转型,作为乡村干部实践先进性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二要通过培训,使广大乡村干部每人掌握1—2项实用技术,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同时,要加强对乡村干部的教育和引导,督促指导乡村干部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能力。目前我县部分乡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已经部署着手开展对乡村干部的培训。如:范兴集乡号召干部买来书籍和光碟,利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自学党在农村的法规、政策和种植、养殖技术,要求每位干部人人都要有手绝活。社会事务办公室干部姚璐,买来大量书籍和光碟,刻苦自学,掌握了一套畜禽养殖技术,不仅办起了养殖场和兽医门诊部,而且带动了160户农民搞起了养殖,免费为群众提供服务,深受群众欢迎。
2、进一步完善乡村干部考核机制。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乡村干部考核标准,改变过去层层定任务、层层压担子的考核办法,要把为群众服务、服务的效果如何作为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把考核权交给群众,让群众评价乡村干部。要在社会上形成导向,把为群众服务、群众满意、拥护的程度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对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水平不高、服务质量较差、群众不满意的干部严肃处理,促使乡村干部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危机意识,使他们转变工作观念、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
Tag:调研报告,市场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格式,报告汇报 - 调研报告
上一篇:农业发展需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