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实施意见
责任单位:市城乡规划局、市林业局、市旅游局、七星岩旅游度假区管委会
进一步加强星湖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建设和管理工作。建设星湖山水健身圜和环七星岩生态景观带。加强景区周边环境的规划,整治违章建筑,对七星岩景区管理范围内的村庄,近期进行环境整治,穿衣戴帽,建设成为旅游村。七星岩景区要按照“黄土不露,堤墙着装,点面成景,四季花开”的要求,广种富于观赏性的花木、植被,营造花卉精品,使赏心悦目的湖光山色与绿树繁花相辉映。完善北岭山和环七星岩截流排污工程,采取切实措施防止对水体的污染,使6平方公里的湖水清澈洁净、碧波荡漾,水质保持国家地面水二类标准,景区空气质量保持国家一级标准。以生态理念改善景区周边的生态环境,凸显“山湖在城中,城在山水中”的情调,使之建设成为城市的绿心、生态的乐园。
责任单位:市旅游局
保护、开发、建设以宋城墙、包公府衙为重点的古宋城文化景区,将其建设成为XX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保护区,文化名市的主要支撑点、文化产业的经营基地、旧城改造的示范工程,延续城市文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城市独特的人文个性、风格情调得以凸显。规划整合城中路,正东路等端州城区的骑楼街,对临街建筑实行穿衣戴帽,形成特色商业街。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加快行政中心、科技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等城市标志性建筑的筹建,推动东部新区的开发建设,逐步形成新城市中心雏形。鼎湖城区重点发展坑口片区及凤凰片区,建设罗隐民营科技工业园和风华信息产业园,以大学园区和泛C三角职业教育基地的建设带动科技教育文化产业带的崛起。巩固发展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成果。分期分批对中心城区主干道进行绿化改造,营造绿化精品,实现一路一灯一树,构建城市道路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绿化体系。继续完善原有城市公园的绿化配套,建设黄蜂岗、东湖、梅庵岗、岗头、龙顶岗等一批城市公园。有计划地在一些城市广场、公共绿地适当配置造型新颖、艺术品位和造诣较高的雕塑。形成以大环境绿化为中心、公共绿化为重点、道路绿化为骨架,专用绿化、庭院绿化、家居绿化为基础的城市绿化格局,环绕中心城区的绿色屏障日臻完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良性循环。到2010年,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平方米。重视抓好七星岩景区、牌坊广场周边、鼎湖牌坊广场周边和西江沿岸建筑物的景观装饰,在高层建筑规划建设霓虹灯,营造中心城区的亮丽夜景。从而使中心城区达到绿化有层次、美化有品位、净化有情调、亮化有特色的良好效果。
责任单位:市城乡规划局、市建设局、市市政管理局、市文化局、市教育局
西江两岸要以优化、美化江岸景观为重点,切实搞好规划布局和建设,堤路的绿地做到乔木、灌木、绿草有机搭配,突出其休闲、健身的功能,营造靠江、亲江、通江、透江的风格,树立独特的城市景观形象,形成赏心悦目的滨江景观带。妥善保护西江四塔,有序开发西江三峡旅游资源,建设依山傍水的羚山郊野公园、龟顶山森林公园。整合阅江楼、崧台书院、文庙、文昌阁、朝圣街,形成明式建筑群和古文化街区,重现“江楼晚眺”的美景。加快白沙龙母庙的重建步伐,显露“白沙夜月”的风韵。完善砚洲包公楼、砚坑、贝丘遗址群等在内的砚州文物区。让大江东去、百舸争流的美景与具有深厚底蕴的特色文化风貌共存。
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市城乡规划局、市林业局、市文化局
(四)加大力度解决三大薄弱环节,夯实文明城市的基础。
针对城市文化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按照文化名市建设的总体思路,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的改革,放宽市场准入,积极探索文化招商的路子,拓宽融资渠道,大力引进民资和外地资本,在今后几年重点抓好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市群众艺术馆、多功能电影城、图书批发中心、国际会展中心、市科技中心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求将这些设施建成档次、格调较高的标志性建筑物,进一步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
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市城乡规划局、市文化局、市科技局
针对社区建设滞后的主要问题,各级党委、政府要予以高度重视,把加强社区建设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载体和基础工程切实抓好。在住宅新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中,规划部门要将社区服务设施和社区文体设施项目纳入整体规划,严格按规划执行。要从改革和完善社区体制、组织、队伍、职权着手,抓好社区居委会建设,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充分发挥物业管理公司在维护社区秩序、搞好环境治理、加强社区教育、开展社区服务、活跃社区文化等方面的作用。要调动区域内的部门、单位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的积极性,群策群力搞好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各街道办事处建立一个综合性的社区服务中心,有一定规模的社区要建设小公园、小广场、文体活动设施等居民休闲健身场所,创办市民学校,组建一支由志愿者组成的社区义工队伍。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财政局、端州区政府、鼎湖区政府
要针对城市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改革和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建立和健全各级管理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解决责任不明、关系不顺、推诿扯皮、效能不高等问题。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建设,特别要组建好综合执法队伍,提高队伍的素质和执法水平。要选准突破口,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着力解决影响、制约城市文明形象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一是整治城市交通秩序,人车各行其道,形成安全、通畅、有序的交通秩序;二是整治乱停放、乱拉挂、乱张贴、乱搭建、乱摆卖、乱堆挖等“六乱”现象,整治路边市场,引导入室经营;三是整治内街内巷和“城中村”的环境卫生,消除卫生死角,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垃圾收、运、处理率达到100%;四是消除饮食大排档污染环境,建筑工地和娱乐场所噪声扰民的现象;五是加强出租屋和外来人口的管理;六是加强对沿街广告牌整治。
责任单位:市市政管理局、市工商局、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环保局、市爱卫办
(五)强化环境保护和环境整治,全面提高城市环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