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吧学习辅导免费教案下载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师说》免费教学案» 正文

《师说》免费教学案

[10-16 11:59:17]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高一语文教案   阅读:8666
概要: 2.书面作业:“练习”二——四题。 3.预习思考题: (1)本文是怎样论述中心论点的? (2)在第二段中作者怎样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继续研习课文 1、讨论分析、理解课文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这句开门见山,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 ②分析第一段: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中心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讨论后明确:第一层:提出中心论点;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分析第二段 A.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讨论后明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中心论点。 B.这一段的分论点是什么? 讨
《师说》免费教学案,标签: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xuehuiba.com
    2.书面作业:“练习”二——四题。
    3.预习思考题:
    (1)本文是怎样论述中心论点的?
    (2)在第二段中作者怎样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继续研习课文
    1、讨论分析、理解课文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这句开门见山,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
    ②分析第一段: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中心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讨论后明确:第一层:提出中心论点;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分析第二段
    A.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讨论后明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中心论点。
    B.这一段的分论点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第一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C.为了论证分论点,为了抨击“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nbs

www.xuehuiba.com

p;   讨论后明确:
    a.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b.自比
    对其子:择师而教
    对其身: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作者的观点:师道这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④分析第三段
    A.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作出了什么论断?
    讨论后明确: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圣人无常师”的论点,最后作教师备注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结论。
    B.本段的分论点?所用的论证方法?
    讨论后明确:圣人无常师。举例论证。
    ⑤分析第四段
    提问:a.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b.这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a.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b.说明写作本文的原因。
    2.欣赏品味
    问题: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讨论后明确:
    (1)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第二段结语一句比一句重。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二、课堂训练
    背诵全文
    三、布置作业
    写一篇《师说》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附:板书设计
    师    说
    韩愈                      
    为师的作用:传道  受业  解惑
    古圣人从师而问
    古 今众人耻学于师 
    之 不从师 师道不传 爱其子择师教之
    学 从师的必要: 于其身则耻师焉 师道之不
    者 惑终不解 欲人无惑难 复可知 不拘于时
    必 技艺人不耻相师 
    有 士大夫曰师而笑 能行古道

www.xuehuiba.com

    师 行:孔子师郯 弟子不必
    择师的标准:道之所存 圣人无常师 子之徒 不如师
    师之所存 言:三人行必 师不必贤
    有我师 于弟子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孙昌武)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少小孤苦,由兄嫂抚养长大。二十岁入长安,三次考进士不中。贞元八年(792)第四次参加考试,登进士第。曾入汴州(治所在现在的河南开封)、徐州等地的幕府任闲职,贞元十八年(802)到长安任国子监四门博士,从此正式步入仕途。贞元十九年,改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饥荒,得罪权贵,被贬为阳山(现在广东连阳)县令。元和元年(806),新皇帝(唐宪宗)继位,他被召回长安,任国子监博士。元和十二年,随裴度征讨叛乱有功,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唐宪宗派人迎佛骨入宫,韩愈上书力谏,被贬为潮州刺史。元和十五年,唐穆宗继位,召韩愈回长安为国子监祭酒,此后政治地位逐步上升,官至吏部侍郎。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高一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师说》免费教学案》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会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在线学习社区!--学会吧
1 2 3 4 5 6 7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