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吧学习辅导免费教案下载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梅圣俞诗集序» 正文

梅圣俞诗集序

[10-16 11:59:17]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高二语文教案   阅读:8558
概要:梅圣俞诗集序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诗穷而后工”的观点及其阐述这一观点的意图。 2、学习文章以“诗穷而后工”为主线组织素材的构思技巧。 3、品味文章叙议结合,在平易、简洁中见真情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诗穷而后工”的观点;学习文章以“诗穷而后工”为主线组织素材的构思技巧 教学难点:品味文章叙议结合,在平易、简洁中见真情的语言特色。 教学要点:理解作者“诗穷而后工”的观点;学习文章以“诗穷而后工”为主线组织素材的构思技巧;品味文章语言。 教学进程: 一、题解 梅尧臣,字圣俞,宣州宣城人。在宋初诗文革新运动中,是欧阳修志同道合的挚友。他的诗很着名,尤为欧阳修所欣赏,赞其“覃思精微”“深远闲淡”,其诗继承了真正的、纯正的诗歌传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南宋陆游曾称其为唐代李白、杜甫之后的第一位作者。 宋仁宗庆历六年,欧阳修为梅诗初次结集并写下了这篇序言的主体部分,第二年亲自为梅诗整理编纂成书,并续完此序。 二、
梅圣俞诗集序,标签: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xuehuiba.com

梅圣俞诗集序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诗穷而后工”的观点及其阐述这一观点的意图。
    2、学习文章以“诗穷而后工”为主线组织素材的构思技巧。
    3、品味文章叙议结合,在平易、简洁中见真情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诗穷而后工”的观点;学习文章以“诗穷而后工”为主线组织素材的构思技巧
    教学难点:品味文章叙议结合,在平易、简洁中见真情的语言特色。
    教学要点:理解作者“诗穷而后工”的观点;学习文章以“诗穷而后工”为主线组织素材的构思技巧;品味文章语言。
    教学进程:
    一、题解
    梅尧臣,字圣俞,宣州宣城人。在宋初诗文革新运动中,是欧阳修志同道合的挚友。他的诗很着名,尤为欧阳修所欣赏,赞其“覃思精微”“深远闲淡”,其诗继承了真正的、纯正的诗歌传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南宋陆游曾称其为唐代李白、杜甫之后的第一位作者。
    宋仁宗庆历六年,欧阳修为梅诗初次结集并写下了这篇序言的主体部分,第二年亲自为梅诗整理编纂成书,并续完此序。
    二、自读指导
    (一)、梳理文句,理清思路。
    翻译重点句
    1、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
    2、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3、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4、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
    讨论、理清思路
    全篇以“诗穷而后工”为主线
    一、提出“诗穷而后工”这一千古独创的命题。
    二、分析梅圣俞其人其诗,写其“诗穷而后工”。
    三、叙述收藏梅圣俞诗作并写此序的经过。
    (二)、理解与探讨
    1、文中哪一句最能表现出二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字又是什么?
    2、文章叙述梅圣俞的经历,是紧紧围绕哪一个字展开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3、举例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三、鉴赏与评价
    欧阳修提出“诗穷而后工”,韩愈提出“物不得其平则鸣”,孔子提出“诗可以怨”,司马迁认为“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试分析这些诗歌理论有这样的传承关系?
    布置作业:课外选取韩愈的《送孟东野序》,与本篇进行比较阅读。


Tag:高二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梅圣俞诗集序》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会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在线学习社区!--学会吧
1 2 3 4 5 6 7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