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辩论,学会宽容
正所谓人无完人,我们不能够乞求我们的队友能够总有令自己十分满意的表现,不能够乞求我们的队友都是一群站起来就言必谈康德苏格拉底孔孟老庄的博学之士.队友在场上的表现常常让我们出乎意料的失望.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能作出一幅齿牙咧嘴的苦瓜脸来,因为别人对你们队伍的否定,那只是外来的,无关痛痒的,而你自己对自己队伍的否定,则是内发的、会导致一个集体致命的崩溃.而且记住一点,在场下,评委也不是圣贤,很多缺漏评委们未必能够留意,但是你那张苦瓜脸可是很容易被人瞧见的,如果再伴以轻微的摇头,那么结果只有一个,就是被狠狠地扣上几分.
在自由辩论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个原则,那就是平均原则, 4 分钟的自由辩论,分配到每个辩手的头上大约是 6-8 回,连续站起来一不超过 2 次为上,中山大学在国内赛的时候,就采用过一套“从一辩到四辩顺次发言”的战术,就显得很整齐、很有战斗力.自由辩论的时候切忌因为激动而不断起来,因为你激动的时候往往就是丧失理性的时候,而辩论场上需要激情,但是更需要理性.现在辩坛就有一种不入流的战术,那就是在自由辩论之时,一方的全体队员将会一起将目光、手势对准对方的一位易激动的队员,以引蛇出洞,使对方自乱阵脚.
要充分的相信自己的队友,甚至在自己拿不准的时候还要告诉自己:我的回答可未必是最好的,我的队友一定能想到比我自己好的回答.尤其是队长,在场上的时候你要注意你就是大将,你的任务不是自己横冲直撞,而是带领着一个团队奔向胜利,你可能是最强的一个队员,但是即使你再强,孤军深入,也只能是像在孟良崮的整编七十四师一样被人围而歼之.
总之一句话,要千万记住:辩论不是一个人的游戏,也不是四个人的游戏,辩论是一个团队的游戏.我们需要深深植入大脑的,一是团队精神,二是团队精神,三还是团队精神.泰安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他它紧靠着大地之母,一位辩手之所以不败,是因为他紧靠在另外三位队友的身上.
学会对辩题的宽容
新手拿到辩题以后,常常都能做到像一个真理捍卫者一样誓死坚守机房论点,他们这种辩手该具备的自信很令我欣慰,可是同时我却也留意到,新手真理捍卫者却常常走入了另外一个误区,那就是似乎除了我捍卫的这一条真理,天下就再没有真理了一样,尤其是对对方辩友的辩题,更是想几拳就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叫他永不翻身.
但是各位新手,首先我们必须要了解到,世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绝对的真理,真理永远是相对的、是要论证的.我们得到的辩题是要我们去详细证明,而不是盲目接受的.我们捍卫真理,不是摆出一副视死如归的大义凛然的模样就足够了的,我们更重要的是能够为我们的辩题说出个甲乙丙丁、子丑寅某来.我们不仅仅要将其承认,更重要的是将其论证.
其次,我们还必须明白,辩论赛作为一种比赛项目,当然在赛制上要做到尽量公平,出题人不会无知到了一种给你一个真理,而给对方辩友一个谬误的地步.在比赛时无关紧要的地点适当承认对方辩友的一点理论,反倒使得自己的论证更加可观,更加可信,而不至于陷入到一种极端主义的误区之中.在 95 年国际大专辩论赛的一场“治贫与治愚谁更重要”的辩论场上,新南威尔士大学的一辩陈瑞元就非常客气地说道:“当然,在这些工作(治贫)完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有治愚来巩固治贫的效果,当然是锦上添花.”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相对片面的立场相比,这种“既承认我,也决不否认你”的理论,显得不仅更加真实可信,而且也显得有更风度,因此,在理论环节,新南威尔士大学队就已经奠定了胜利的绝对优势.
但是,同时也要注意一点的就是,我们在辩题上的“客观评价”,只是把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露出给对方,以显示我之博大胸怀,而不是把本队的底线都全数暴露、驳倒.还要留意一点的是,我们在辩题上的“示弱”应该有条件的,就拿陈瑞元的例子来说吧,他虽然承认的治愚的重要性,但是,却是建立在“再治贫工作完成”“客观条件允许”的大前提下的,而且只是说了一个“当然更好”,既显示了自己的风度,又做好了充分准备,让对手想抓漏洞也无从下手.总之,要记住,辩论场上的所有表现都是以夺取辨场主动权为目的的,千万别在自己立论的时候就把自己困死在了辨题里,弄得“猫儿爪爪抓糍粑,抓得脱不了爪子.”
学会对结果的宽容
作评委的时候常看到这样的一幕:在辩论结束的时候,一方欢呼雀跃,一方却往往怅然若失,低伏台上,甚至是失声痛哭,用一句辩论的常用语来说,那就是好像自己输的比窦娥还冤.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只能是觉得是这些弟弟妹妹还没看透.我想有不少辩手应该有过像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的得奖经历,可是现在若是回过头来看看那些初中、甚至是小学时期的奖状,不知您会不会为当时的兴奋非常而报以会心的微笑?同样想想,我们大学毕业进入社会以后,谁还会记得你曾经打过几场辩论,成为过一个辩手?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浮云,为了她伤心落泪,我窃以为实在是不值.
在此我想引用一句佛家的禅语:那就是“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我打了五年的辩论,大大小小的比赛上场少说也有四五十回了,而我觉得一场辩论能给到我的最宝贵的东西无非是三样:那就是广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还有就是一群坐在同一条战壕里作战的好朋友们.这一切的一切,都是
[1] [2] 下一页
- · 辩论中的十大关系3
- · 辩论中的十大关系2
- · 辩论中的十大关系
- · 论辩赛确立立场的两个原则
- · 给裁判一个让你赢比赛的理由
- · 发问与回答的艺术的探讨
- · 漫话辩论技巧
- · 辩论中的十大关系(三)
- · 辩论中的十大关系(二)
- · 辩论中的十大关系(一)
- · 论辩中的投其所好术
- · 以慢制胜--论辩中的缓兵之计
- · 为争辩定下一个积极的格调
- · 辩论赛技巧
- · 论辩中的缓兵之计
- · 刘大娘临阵不乱,据理而辩
- · 辩论技巧的基础知识1(上)
- · 辩论理论
- · 辩论中的关系
- · 辩论中的立论战术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