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吧学习辅导免费教案下载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种树郭橐驼传» 正文

种树郭橐驼传

[10-16 11:59:17]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高一语文教案   阅读:8914
概要: 古今异义 其实。 例 不抑耗其实也。 古义:是两个词,“其”代树,“实”是果实。其实:树的果实。 今义:实际上。 古义也并不完全是两个词,有时也在“实际上”的意思。例,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这两句中的“其实”与今义同。 词类活用 1. 名词用作动词 例1 故乡人号之“驼”。 [说明]“号”为名词,作“乡人”的谓语,即为“起个号”,“号之”即“为他起个号”。 例2 名我固当。 [说明]“名我”:给我起这个名。 2. 使动用法 例 非有能硕茂之也。 [说明](我)并没有能耐使它们(指树)长得高大繁茂啊。“硕茂之”:使之硕茂。 3. 意动用法 例 驼业种树。 [说明]句意为:“驼以种树为业。” 4. 为动用法 例 乡人号之曰…… [说明]乡人起号指向的对象是“之”(代驼),所以必是为动用法:“为他(或给他)起个号。” &nbs
种树郭橐驼传,标签: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xuehuiba.com
    古今异义
    其实。
    例 不抑耗其实也。
    古义:是两个词,“其”代树,“实”是果实。其实:树的果实。
    今义:实际上。
    古义也并不完全是两个词,有时也在“实际上”的意思。例,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这两句中的“其实”与今义同。
    词类活用
    1. 名词用作动词
    例1 故乡人号之“驼”。
    [说明]“号”为名词,作“乡人”的谓语,即为“起个号”,“号之”即“为他起个号”。
    例2 名我固当。
    [说明]“名我”:给我起这个名。
    2. 使动用法
    例 非有能硕茂之也。
    [说明](我)并没有能耐使它们(指树)长得高大繁茂啊。“硕茂之”:使之硕茂。
    3. 意动用法
    例 驼业种树。
    [说明]句意为:“驼以种树为业。”
    4. 为动用法
    例 乡人号之曰……
    [说明]乡人起号指向的对象是“之”(代驼),所以必是为动用法:“为他(或给他)起个号。”
&nbs

www.xuehuiba.com

p;   特殊句式
    倒装句
    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故不我若也。
    [说明]“不我若”,“不”是否定副词;“若”,动词,如,赶得上;“我”,第一人称代词,充当“若”的宾语。这是一个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于谓语“若”,意为“不若我”,即“不如我”。
    (五)分析文章
    【第一段】
    (1)本段传什么?(介绍人物身世)
    (2)介绍身世侧重介绍名字,“驼”并不雅,为何驼要自称?(豁达——身残而自信)
    (3)驼自信什么?
    【第二段】
    (1)橐驼种树本领如何,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A、所带际遇——争迎取养;B、技术全面——两种人均能满足;C、技艺高超——不怕“移徒”;D、他植者莫能如也)
    (2)本段写驼种树本领全面高超,是种树行家,用了什么方法?
    (侧重于侧面描写)
    【第三段】
    (1)郭橐驼总结的种树方法是什么?他认为种过树后应采取什么态度?他对自己取得的成绩是如何评价的?
    (2)其他种树的人往往怎样做?结果如何?
    (3)本段用了什么方法传驼?(对比、映衬)
    (4)本段分几层意思?(讨论)
    驼谈种树经验
    总括                   分述
    1、木之性(理论说明)
    2、种植方法(实践总结)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3、顺其自然(议论)               对比映衬
    4、他植者违返(反面申述)
    5、种树之术,并不高深(自谦明理)
    【第四段】
    (1)“问者”问“养树”后,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2)橐驼是怎样评价,描述官吏烦令扰民的?
    (祸——呼、鼓、聚、击、召)
    (3)“养树”和“养人”有何相通之处?
    根拳而土易       虽曰爱之,        促尔耕
    旦视而暮抚       其实害之;        勖尔植
    已去而复顾    &nbs

www.xuehuiba.com

p;  虽曰忧之,        督尔获
    爪其肤以验       其实仇之。        早缫而绪
    摇其本以观                         早织而缕
    字而幼孩
    遂而鸡豚
    勤虑害树                           繁政扰民
    【第五段】
    1、指明学生翻译本段,师生订正。
    2、提问:作者写此文的用意何在?(传其事以为官戒)
    (六)总结全文
    1、指明学生归纳主题:本文讲……(顺民之性以养民的治道)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高一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上一篇:说数
《种树郭橐驼传》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会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在线学习社区!--学会吧
1 2 3 4 5 6 7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