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吧学习辅导免费教案下载语文教案高三语文教案10、唐 诗 三 首3» 正文

10、唐 诗 三 首3

[10-16 11:59:17]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高三语文教案   阅读:8970
概要:10、唐 诗 三 首3 第 五 课 时 我闻琵琶 已叹息,又闻此语重 唧唧(14)。 早 这话更加叹息不已 分析: 这一句用了互文的手法,是过渡句,承第二、第三诗段,表达了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同 是 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 相识! 样 漂泊 的 见 经 分析: 这两句写出了自己与琵琶女之间身世的共同点“同是天涯沦落人”。他们之间虽然出身、经历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也有相似之处:1、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地僻的江州; 2、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 3、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相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清的寂寞生活。正因为如此,诗人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正是为了表现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唤起人们对琵琶女的同情;而诗人写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是为了表现
10、唐 诗 三 首3,标签: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xuehuiba.com

10、唐 诗 三 首3

第 五 课 时

 

    我闻琵琶  已叹息,又闻此语重  唧唧(14)。

            早            这话更加叹息不已

    分析: 这一句用了互文的手法,是过渡句,承第二、第三诗段,表达了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同  是    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  相识!

      样  漂泊       的     见      经

    分析: 这两句写出了自己与琵琶女之间身世的共同点“同是天涯沦落人”。他们之间虽然出身、经历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也有相似之处:1、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地僻的江州; 2、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 3、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相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清的寂寞生活。正因为如此,诗人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正是为了表现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唤起人们对琵琶女的同情;而诗人写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是为了表现自己政治上的失意,抒发郁积心中的左迁之愁、贬谪之恨。这正是作者的写作动机,这两句是全诗的主题所在。诗人通过沦落天涯的歌女的一生,来抒发自己忧国遭贬的政治苦闷。把对琵琶女的无限同情,对被贬谪的满腔幽愤,对封建社会冷酷黑暗的揭露完全交织在一起,是封建社会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现成了人们表达同病相怜,互相慰籍的名句。这两句直抒“天涯沦落”之感。

第一层: 写作者的感慨。

    我从去岁辞  帝京,谪居卧病    浔阳城。

            辞别京城  被贬抱病住在

    浔阳地  僻  无音乐,终岁不  闻  丝竹声。

        地方偏僻          年  能听到音乐

    住  近  湓江地  低湿,黄芦苦竹绕  宅  生。

    住地附近    地势              环绕住宅丛生

    其间旦暮  闻  何  物?   杜鹃啼血(1)猿  哀鸣。

    这里早晚能听到什么声音             猿猴

    春江      花朝      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  倾(2)。

    春江流水,花开早晨,月照秋夜  常常拿  就独自酌饮

    岂        无山歌与村笛,呕哑(3)嘲哳(4)难为听(5)。

    难道(此地)             &n

www.xuehuiba.com

bsp;           叫人听不下去

[1] [2]  下一页


Tag:高三语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上一篇:11、宋词两首
《10、唐 诗 三 首3》相关文章
Copyright 学会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在线学习社区!--学会吧
1 2 3 4 5 6 7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