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唐 诗 三 首1
茅飞渡江洒(7)江郊, 高者挂(8)长(9)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10)。
茅草飞过江去,洒满岸头,高的挂在大树的树梢, 低的飘转沉进水坳。
洒: 散落。江郊: 江边。者: ……的。
分析:“飞渡”、“洒”、“挂”、“飘转”、“沉”描述茅草七零八落,不可收拾的惨状。
风势猛烈而茅屋残破,茅屋残破又为大雨屋漏的缘由。这样写既让我们看到一幅风猛屋破、情景凄惨的图景,体会到诗人当时面对惨景的心情,又为下文准备了条件。
一、狂风屋破,茅草乱飞。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 对面 为盗贼(11)。
南村的儿童欺我年老,好忍心啊,当着我的面作强盗。
忍: 狠心。能: 如此。为: 作。
分析: “南村”表示距离之近。“欺”是一种戏谑方式,因为“我老无力”。“忍能”把欺的程度作了具体细致的刻画。
公然抱茅入竹(12)去,唇焦口燥呼不得,(13) 归来倚杖 自叹息。
公然把茅草抱入竹林,制止不住,叫得我唇干舌燥,回来扶着拐杖只好叹气。 竹: 竹林。
分析: 建造这间茅屋对杜甫来说,是建得太艰难,显得太宝贵了,所以才竭尽全力制止。“自叹息”表示戏谑之后的无可奈何。
二、群童抱茅,倚杖自叹。
俄顷(14)风定 云墨色, 秋天漠漠(15)向昏黑(16)。
不一会儿风止了,乌云如墨,秋天灰蒙蒙渐渐黑下来了。
定: 止、住。
分析: 顷刻间,再次面临双重威胁。狂风刚过,大雨又来,真是“屋漏偏遇连夜雨,(行船恰逢顶头风)”夜了,家家关门闭户。怎么办? 何处去? 哪里躲?
布衾(17)多年 冷 似铁,娇儿 恶卧 踏里裂。(1)
布被盖了多年,冰冷如铁,小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
恶卧: 睡态恶劣。
分析: 布质被子,多年已“冷似铁”,失去了保暖价值。因小孩“恶卧”,蹬得大窟小眼,破烂不堪,由此可见诗人生活境遇的窘困。
床头屋 漏 无 干 处, 雨脚(2)如麻 未 断绝。
床头屋顶在漏雨没有干燥的地方,雨脚象麻线一般没有断绝。
分析: “无干处”指出造成的灾难。“雨脚如麻”状写雨之大,“未断绝”看出雨通宵达旦,持续久。
自经丧乱(3) 少 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4)!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 《祭十二郎文》赏析
- · 读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
- · 内蒙访古分析
- · 文学和出汗
- · 威尼斯2
- · 荆轲刺秦王
- · 杂文四则免费教学案
- · 荆轲刺秦王免费教学案
- · 神奇的极光 免费教学案
- · 香菱学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