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写作参考提纲
[10-16 12:01:55]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学校管理制度 阅读:8961次
概要: (3)突破了应试教育的束缚,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农村中小学教育跨越式发展实验,更新了领导和教师的教育观念,摆脱了应试教育的束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立了一套系统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培养了一批研究型教师,形成了自主、勤奋、多思、创新的学风,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在实验中,通过广泛宣传,使学校的教师教书育人,广大职工自觉服务育人,人人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由于学生学习态度转变,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也为学生减负打下了基础;实验学校都建立了心理辅导室,学生心理负担强度普遍减弱,优化了学生学习的心理环境。正是教育跨越式发展模式致力于“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实验学校主体性学习生态环境基本形成。领导眼光远大、教师信心十足、学生奋发向上,学校的后劲很足,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正在实验学校实现。 (四)社会效益1、 带动了全县教育实现跨跃式发展,出现了“三个变化”(1) 由“被动管理”变为“主动管教办学”虽然国家要求“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
研究报告写作参考提纲,标签:学校管理制度范文,http://www.xuehuiba.com
(3)突破了应试教育的束缚,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农村中小学教育跨越式发展实验,更新了领导和教师的教育观念,摆脱了应试教育的束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立了一套系统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培养了一批研究型教师,形成了自主、勤奋、多思、创新的学风,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在实验中,通过广泛宣传,使学校的教师教书育人,广大职工自觉服务育人,人人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由于学生学习态度转变,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也为学生减负打下了基础;实验学校都建立了心理辅导室,学生心理负担强度普遍减弱,优化了学生学习的心理环境。正是教育跨越式发展模式致力于“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实验学校主体性学习生态环境基本形成。领导眼光远大、教师信心十足、学生奋发向上,学校的后劲很足,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正在实验学校实现。 (四)社会效益 1、 带动了全县教育实现跨跃式发展,出现了“三个变化” (1) 由“被动管理”变为“主动管教办学” 虽然国家要求“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但是西南地区经济落后,边远农业地区更是贫穷,各地方领导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实践中,特别是在发展性教育评价机制的引导下,我县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充分认识到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制定完善了全县中小学教育发展规划,优化调整了学校布局,将校长培训、教师配备和管理纳入政府工作内容,加强了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检查和指导。老师们反映:县领导来学校的时间多了,反映情况的渠道通了,解决问题快了,主动管教办学在落实了。 (2) 由“无能为力”变为“放水养鱼” 国务院规定:“合理安排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所需经费。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农村中小学实际公用经费支出情况,核定本地区该项经费的标准和定额。除从学校按规定收取的杂费中开支外,其余不足部分由县、乡两级人民政府予以安排。”但在经济十分落后的农村,地方财政显得无能为力。在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中,对政府的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经费保障责任,政府多方筹资改善办学条件。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共向实验学校投入资金600万元,改造危房近万平方米。校长们认为:政府现在做的是身体力行地实践,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3) 由“以升学率为唯一评价标准” 变为“科学全面评价学校” 在课题研究中,通过贯彻发展性教育评价理念,政府在评价学校时更为全面、科学、客观,升学率只是众多评价指标中的一项。在政府、校长、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在教育基础比较薄弱的情况下,我县中小学教育正在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相对于过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表12)。 表12 全县教育发展水平比较分析表
(3)突破了应试教育的束缚,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农村中小学教育跨越式发展实验,更新了领导和教师的教育观念,摆脱了应试教育的束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立了一套系统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培养了一批研究型教师,形成了自主、勤奋、多思、创新的学风,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在实验中,通过广泛宣传,使学校的教师教书育人,广大职工自觉服务育人,人人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由于学生学习态度转变,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也为学生减负打下了基础;实验学校都建立了心理辅导室,学生心理负担强度普遍减弱,优化了学生学习的心理环境。正是教育跨越式发展模式致力于“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实验学校主体性学习生态环境基本形成。领导眼光远大、教师信心十足、学生奋发向上,学校的后劲很足,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正在实验学校实现。 (四)社会效益 1、 带动了全县教育实现跨跃式发展,出现了“三个变化” (1) 由“被动管理”变为“主动管教办学” 虽然国家要求“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但是西南地区经济落后,边远农业地区更是贫穷,各地方领导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实践中,特别是在发展性教育评价机制的引导下,我县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充分认识到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制定完善了全县中小学教育发展规划,优化调整了学校布局,将校长培训、教师配备和管理纳入政府工作内容,加强了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检查和指导。老师们反映:县领导来学校的时间多了,反映情况的渠道通了,解决问题快了,主动管教办学在落实了。 (2) 由“无能为力”变为“放水养鱼” 国务院规定:“合理安排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所需经费。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农村中小学实际公用经费支出情况,核定本地区该项经费的标准和定额。除从学校按规定收取的杂费中开支外,其余不足部分由县、乡两级人民政府予以安排。”但在经济十分落后的农村,地方财政显得无能为力。在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中,对政府的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经费保障责任,政府多方筹资改善办学条件。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共向实验学校投入资金600万元,改造危房近万平方米。校长们认为:政府现在做的是身体力行地实践,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3) 由“以升学率为唯一评价标准” 变为“科学全面评价学校” 在课题研究中,通过贯彻发展性教育评价理念,政府在评价学校时更为全面、科学、客观,升学率只是众多评价指标中的一项。在政府、校长、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在教育基础比较薄弱的情况下,我县中小学教育正在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相对于过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表12)。 表12 全县教育发展水平比较分析表
序号 | 指标名称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1 | 全县总人口 | ||||
2 | 全县农业人口 | ||||
3 | 全县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 | 3% | 5% | 7% | |
4 | 教育财政拨款比上年增长 | 2% | 6% | 8% | |
5 | 学校数(所) | ||||
6 | 教师总人数 | ||||
7 | 教师学历达标率 | ||||
8 | 在校学生总数 | ||||
9 | 适龄儿童入学率 | 68% | 76% | 83% | 90% |
10 | 在校学生辍学率 | 23% | 18% | 12% | 8% |
11 | 毕业生全科合格率 | 55% | 58% | 63% | 68% |
12 | 中考升学率 | 68% | 74% | 77% | 81% |
13 | 高考升学率 | 54% | 63% | 68% | 72% |
14 | 教育发展综合评估名次(地区12个县市) | 8 | 6 | 5 | 3 |
15 | |||||
16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学校管理制度,学校管理制度范文,教学资料 - 学校管理制度
上一篇:教学工作制度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 · 物理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 · 在K12购买的课件光盘--力学几十个。
- · 各类获奖课件10个
- · Flash课件100多个
- · Authorware和几何画板课件带源码(免费)
- · 我真希望
- · 财务人员职责
- · 德育处年段管理制
- · 电教室使用管理制度
- · 电教仪器使用与管理
推荐热门
- · 中学教师备课规范
- · 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职责
- · 教科研制度
- · 关注班主任 学校怎么做
- · 中学学生学籍制度
- · 升降国旗制度
- · 学校图书管理员工作职责
- · 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请假、补课制度
- · 工会工作制度
- · 职能部门工作目标责任书-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