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会吧学习辅导评课稿地理评课稿2017年高考地理热点专题复习3» 正文

2017年高考地理热点专题复习3

[05-14 00:37:33]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地理评课稿   阅读:8645
概要: ② 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逆时针;东暖西寒 ③ 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环流: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寒 ④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 顺时针、冬季 逆时针 十一.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1)、等震线: ①地震的烈度由中心向四周递减 ②影响因子:震级越高,烈度越大;震源深度越浅,烈度越大;震中距越短,烈度越大;地质构造上断层分布,烈度大;地面建筑的抗震能力(木房)。 2)、沙尘暴现象 ①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 ②产生的原因: A、自然原因:a、气候干旱,降水少;b、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春季大风日数多;c、地表植被稀少等; d、近沙源地。 B、人为原因:a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破坏植被;b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c开矿。 ③治理措施:a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b控制载畜量;c营造"三北防护林;d退耕还林、还牧;e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f禁止采伐发菜等 3)、泥石流爆发的条件: 地形条件
2017年高考地理热点专题复习3,标签:地理评课稿范文,http://www.xuehuiba.com
    ② 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逆时针;东暖西寒
    ③ 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环流: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寒
    ④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  顺时针、冬季  逆时针
    十一.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1)、等震线:
    ①地震的烈度由中心向四周递减
    ②影响因子:震级越高,烈度越大;震源深度越浅,烈度越大;震中距越短,烈度越大;地质构造上断层分布,烈度大;地面建筑的抗震能力(木房)。
    2)、沙尘暴现象
    ①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
    ②产生的原因:  A、自然原因:a、气候干旱,降水少;b、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春季大风日数多;c、地表植被稀少等;  d、近沙源地。  B、人为原因:a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破坏植被;b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c开矿。
    ③治理措施:a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b控制载畜量;c营造"三北防护林;d退耕还林、还牧;e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f禁止采伐发菜等
    3)、泥石流爆发的条件:
    地形条件:山区坡陡谷深    岩石条件: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
    植被条件:植被覆盖率较差   气象条件:夏季暴雨或冰雪融水汇聚时,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和砾石的洪流就会沿山谷奔腾而下形成泥石流灾害
    4)、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①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岩石破碎, ②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起伏大  ③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2)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 。治理措施:恢复植被
    5)、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所造成的气候异常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台风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发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常年减少。其次是我国北方夏季易发生高温、干旱,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我国的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我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往往容易出现干旱、高温。 第三是我国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次年,在我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最后,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
    6)、能源问题
    ⑴ 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以煤炭为主,利用石油、天然气,积极发展水电,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能、海洋能等。
    ⑵ 我国能源消费利用变化特点:煤炭比例下降,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比例上升。
    ⑶ 我国主要的核电站:广东-大亚湾、岭澳;浙江-秦山;江苏-田湾等。
    建设原因:常规能源分布少;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大。
    ⑷ 目前能源利用紧张原因:①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② 我国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③ 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④ 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⑤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⑥ 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⑹ 中哈输油管道的建设是两国双赢的结果原因:① 哈萨克斯坦可以将石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哈萨克斯坦沿线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② 中国可以减少中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增加石油进口的多元化;中国将获得一个长期稳定的陆路石油来源;管道处于亚洲内陆,输油线路安全;就近可以节省运输费用。
    ⑺ 我国西南部能源输出省也出现能源紧张原因:① 降水减少,河流径流量变小,水力发电受到限制;② 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增加。
    ⑻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影响:
    ① 对西部的意义:a. 改变西部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利于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b.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c. 增加就业机会;d. 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② 对东部地区: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境。
    十二.区位分析方法
    区位因素(区位条件)评析类(或者布局是否合理)
    回答此类问题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阐述;二要从对自然.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方面综合分析判断得出结论.主要涉及人文地理事物的布局因素: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线(点)、商业中心等。分析的时候注意有利和不利的。
    区位因素(区位条件)评析类(或者布局是否合理)
    回答此类问题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阐述;二要从对自然.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方面综合分析判断得出结论.主要涉及人文地理事物的布局因素: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线(点)、商业中心等。分析的时候注意有利和不利的。
    1、农业
    1)、农业区位选择:
    ①自然条件:土地(地形、土壤)+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水源(指灌溉水源), 
    ②社会经济因素:科技(机械化、良种、水利、电气化,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即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减小。在最适宜的地方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从而形成区域性或世界性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市场(人口数量、饮食习惯,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交通运输(商品农业、外向型农业)、劳动力(数量、素质)、工业基础(机械化、农药、化肥等)、政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地理评课稿地理评课稿范文评课稿 - 地理评课稿
Copyright 学会吧 All Right Reserved.
在线学习社区!--学会吧
1 2 3 4 5 6 7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