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教案示例之三
生(32):〔表情朗读〕“我听见韩麦尔先生对我说:……‘我们大家都有许多地方应该责备自己呢。’”
师:好,他刚刚尽量把两种语调都念出来了。当然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这说明他是努力的。
www.xuehuiba.com> 这一段,我们的韩麦尔先生主要讲了什么?——哪个同学再念下面一段?下面一段。〔学生举手〕×××读第二段。
生(33):〔表情朗读〕“你们的爹妈对你们的学习不够关心。……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
师:嗯,好。这些反问语气都念得好的。我们看看这一段里边,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的?
接下去,我来读。〔范读〕“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韩麦尔先生这三段话,每个同学自己读一遍,读出声音来。看看,每一段分析了什么?——主要讲了什么?
〔学生各自轻声朗读;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毕,陆续举手示意。〕
师:好——好——好,大部分好了。现在我们看看第一段,能不能把它概括地用一句话,来说明他对什么进行分析啊?〔学生举手〕×××。
生(34):对阿尔萨斯人进行分析。
师:好。对阿尔萨斯人进行分析——对阿尔萨斯的学生进行分析。对不对?
第二段呢,对哪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呢?〔学生举手〕×××说说看。
生(35):对家长跟老师自己进行了分析。
师:对了。分析了家长跟老师自己。
第三段话主要是说明了什么呢?〔学生举手〕×××说。
生(36):称赞了法国语言。
师:嗯,赞美了法国语言——祖国语言。还有——
生(36):要牢牢记住自己的语言。
师:嗯,说明了牢记祖国语言的意义——牢记自己语言的重要。好,老师讲了这样三段话以后,小弗朗士又起了变化。现在接下去我们齐声读,“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一直到这一节结束。
〔师、生齐读:“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好,今天读得很好。
这堂语法课,小弗朗士感到怎么样?——本来,分词用法他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今天感到怎么样?今天呢?〔学生举手〕×××说。
生(37):今天感到挺容易。
师:挺容易。他懂不懂呢?
生(37):全都懂。
师:全都懂。划一下。是“全都懂”。〔板书:全都懂〕而且“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板书:挺容易〕划下来。
那么,我们划了以后,一定要问这个问题:是不是小弗朗士今天聪明起来了?本来太笨了?为什么今天全都懂了,而且感到挺容易呐?——什么道理?呃,想想看。〔学生举手〕×××,你说。
生(38):因为他今天很细心听讲。
师:因为他今天很细心听讲。还有?
生(38):老师今天很耐心讲解。
师:因为老师今天很耐心讲解。还有吗?嗯,同学们再想想看,老师讲解以前,特别引导他们懂得什么呢?〔学生举手〕×××说。
生(39):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细心听讲;老师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耐心讲解。
师:嗯,刚刚两个同学说了,现在你把它总结起来了。〔学生举手〕×××说。
生(40):因为他懂得了法国语言的优美和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
师:因为他懂得法国语言的优美,懂得了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对不对?因为他懂得了这些,所以,今天听讲起来呢,他是全都懂得,而且觉得挺容易的。〔指板书:“全都懂”、“挺容易”〕
那么老师是怎么样来引导的呢?下一节课我们再来分析韩麦尔先生的这三段话,详细地再来学习这三段话。看看这三段话对小弗朗士起了怎么样的作用?
韩麦尔先生认为,一个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他只要牢牢记住他自己祖国的语言,就没有忘掉自己是一个法国人,就像是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就能够从监狱一样的奴隶生活中解救出来。——这一些都进一步激发了我们的小弗朗士热爱祖国、憎恨敌人的感情。
正因为这样,在上习字课的时候,他又有什么热爱祖国的表现呢?哪个同学读一下。〔学生举手〕好,×××读。
生(41):〔朗读第二十小节〕“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歌吧!’”
师:嗯,好的,声音还响亮的。×××〔指生(41)〕能积极举手,争取朗读。
现在我们看看,在刚才读的这一节里,哪一句也反映他热爱祖国啦?那些你们划了没有?〔学生陆续举手〕好,×××说说看。
生(42):他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师:嗯,为什么你觉得这一句话是爱祖国的表现呢?——为什么呢?
生(42):因为他——
师:好,你坐下去。知道这句是的——那么为什么是的?还有其他话吗?看看。〔学生举手〕×××说。
生(43):“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
师:嗯,“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他把祖国的文字看成是很美丽的。这个也注意了。还有同学有补充吗?〔学生举手〕×××。
生(44):“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师:为什么这些字像国旗呢?
生(44):因为它们是祖国的语言。
师:声音要响一点。坐下。老师写的“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在这里为什么像小国旗?把它们紧紧地连在一起,为什么?〔学生举手〕嗳,有的同学想起来了。×××说。
生(45):阿尔萨斯是法国的土地。
师:对了,阿尔萨斯是法国的土地,所以他感到这些字就像国旗。——他感到字是美丽的,〔板书:美丽〕而且这些字呢,简直像国旗了。〔边讲边板书:像国旗〕这些都说明他多热爱自己的祖国。而且每一个人是那么专心,连金甲虫飞进来谁也不分心。对不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 · 《三颗枸杞豆》教案示例
- · 莺 教学设计示例
- · 七年级语文下:《黄河颂》设计
- · 七年级语文下:《诗两首》设计之二
- · 春 课堂教学设计Ⅱ
- · 在声音的世界里 教学设计示例
- · 贝多芬传(节选)教案示例
- · 七年级语文下:《社戏》设计
- · 《白洋淀纪事》教案
- · 小橘灯 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