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杂 文 四 则
第三层次: 引用《庄子·天道篇》的记载,主张“要用批判的眼光”读书。
(11自然段)
轮扁的故事,寓庄于谐,借用它来说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既深入浅出,又能使人轻松愉悦,体现了新时期杂文特有的风格。
第三部分: 回扣题目,总结全文。(12自然段)
结尾点明不要那种只图省力,不肯下苦工夫的所谓《读书秘诀》之类的“秘诀”,而代之以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和以之为基础的科学的读书经验,就是不要秘诀的“秘诀”。而这种秘诀又是古今常谈,并非秘而不宣,所以算不了什么秘诀。
欢 迎 “杂 家”
解题:
这一篇杂文的主旨实际上是要纠正一种“错误的看法”,为那些“真正具有广博知识”的“杂家”正名。正名的理由是: “专门的学问”必须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广”是“专”的必不可少的前提。
课文分析:
本文由主体两大部分和一个结论组成。
第一部分: 提出论点: 欢迎“杂家”。(1--4)
采用正反论证的方法和先摆论据、论证,后亮论点的章法。
首段提出一个“十分浅显”的道理: 用“无论做什么样的领导工作或科学研究工作,既要有专门的学问,又要有广博的知识。”来说明专与博是同样不可缺少,接着用“前者应以后者为基础”,指出相对而言,“博”比“专”更重要。
次段紧扣上文“专”与“博”的关系,说明“专”虽不易,“博”却更难,用马克思作例证,典型而有说服力。
第三段以“但是”提头转入反面论证。用“根本抹杀”一句指出有的人的错误所在,用“孤立片面地”、“忽视了”指出他们错误的思想方法,用“往往”指出他们的错误时有发生,用“鄙视之为”对他们的错误态度进行批评和规劝。
第四段用“殊不知”对错误的认识加以纠正,水到渠成,亮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欢迎“杂家”。
第二部分: 用“随便举例”的方法为“杂家”正名。(5--7)
先指出班固对“杂家”的划分不合理,接着指出现在“本不应沿用班固的分类法”,最后指出旧时代的知名学者都可以说是“杂家”,只是各人“杂”的程度不等罢了。
这一部分,旁征博引,随手举例,如话家常,平易近人。
第三部分: 结论。指出不承认“杂家”的危害。(8自然段)
文章无须多说就不多说,当止辄止,体现了邓拓杂文的灵活性。
第 二 课 时
- · 《祭十二郎文》赏析
- · 读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
- · 内蒙访古分析
- · 文学和出汗
- · 威尼斯2
- · 荆轲刺秦王
- · 杂文四则免费教学案
- · 荆轲刺秦王免费教学案
- · 神奇的极光 免费教学案
- · 香菱学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