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1
[10-16 11:56:27] 来源:http://www.xuehuiba.com 八年级生物教案 阅读:8834次
概要:血液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2.知道血液的组成及功能,说明血浆的成分和主要功能,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和生理功能。 3.解释动脉血、静脉血的概念。 4.说出什么叫贫血、发炎和血清 5.知道人体的血量、输血和血型的知识。 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对三种血细胞的比较,培养学生对比归纳的分析能力。 3.通过学习三种血细胞的正常值,培养学生具有自我保健的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探索血液成分的实验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习人体的血量、输血和血型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每个健康公民都有献血义务的思想教育。 3.在分组活动中,使学生学会相互协作。 教学建议 本节知识结构体系 教材分析 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关于血液这部分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之一。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血液1,标签:中学生物教案,http://www.xuehuiba.com
知识目标
1.知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2.知道血液的组成及功能,说明血浆的成分和主要功能,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和生理功能。
3.解释动脉血、静脉血的概念。
4.说出什么叫贫血、发炎和血清
5.知道人体的血量、输血和血型的知识。
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对三种血细胞的比较,培养学生对比归纳的分析能力。
3.通过学习三种血细胞的正常值,培养学生具有自我保健的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探索血液成分的实验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习人体的血量、输血和血型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每个健康公民都有献血义务的思想教育。
3.在分组活动中,使学生学会相互协作。
教学建议
本节知识结构体系
教材分析
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关于血液这部分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之一。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人血永久涂片分组实验观察的组织与指导,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是本节的难点。按照从感性到理性的熟悉规律,先让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加抗凝剂的血液)及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获得感性知识,再结合讲解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教法建议(1)
创造条件做好血液成分的演示实验,从感性熟悉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从色泽和容积上将血浆和血细胞加以区别。识记血液是由血浆、血细胞两部分构成的。结合课上用显微镜“观察血液永久涂片”的分组实验和三种血细胞的挂图,来加深学生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数量、结构的熟悉,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而且结合阅读教材将有关知识以表格或两歧分枝表解式加以总结归纳,从而实现精加工和组织策略的练习。表格式归纳法大致如下:
1、血液
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成 分
百分比或每立方毫米含量
细胞特征
功 能
血 浆
(55%)
水 分
9192%
淡黄色、半透明液体,除去纤维蛋白原,剩余的黄色透明的液体部分叫血清
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蛋白质
7%左右
葡萄糖
0.1%
无机盐
0.9%
血细胞
(45%)
红细胞
男500万左右
两面凹的圆饼状,无核,直径7.7微米,含血红蛋白。
运输氧和部分CO2
女420万左右
白细胞
0.51万
形态多样,比红细胞大,
有核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血小板
1030万
个体最小,外形不规则,无核
促进止血、加速凝血
联系日常生活实际,理解血细胞的功能,加深识记效果。结合血液化验单分析相应的病症,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关于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建议通过一个演示实验:取一只试管加有抗凝剂的血液,待血细胞沉淀后,倒去上层的血浆和部分血细胞,观察留在试管内的红细胞呈暗红色。然后将试管倾斜放置,十分钟后让学生观察:斜面的红细胞与试管底部红细胞的颜色是否一样?根据观察结果让学生明确以血液含氧量的多少,来确定血液名称的依据。
关于血量可采用直观教学法:用四个 1.25 升的可乐瓶装红墨水来代替人的血总量,加深学生对自己血液量的感性熟悉。
教法建议(2)
关于血液的成分和功能有条件的学校可采用探索式教学,教学过程大致分为三步:一是提出探究的课题:血液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再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及已有的知识提出假设:血液是由液体的血浆和血细胞构成的;根据假设让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宏观观察加抗凝剂的血液和微观观察血液涂片(取血液下层的深红色的部分做临时装片并结合人血的永久涂片观察),最后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分析及对书本知识的阅读,得出结论:血液是由液态的血浆和有形的血细胞两部分组成的。关于血液的功能:先分析血浆的功能,再逐个探索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功能,最后根据血液的各成分的功能,让学生归纳血液的功能。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本节内容较多,建议用两课时。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血液
新课的引入: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它是由一千多万亿个细胞组成的,这些细胞都需要进行新陈代谢,这就需要人体内有四通八达、高效率的运输网络,它及时给细胞运来氧和养料,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运走,这样才能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血液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2.知道血液的组成及功能,说明血浆的成分和主要功能,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和生理功能。
3.解释动脉血、静脉血的概念。
4.说出什么叫贫血、发炎和血清
5.知道人体的血量、输血和血型的知识。
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对三种血细胞的比较,培养学生对比归纳的分析能力。
3.通过学习三种血细胞的正常值,培养学生具有自我保健的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探索血液成分的实验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习人体的血量、输血和血型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每个健康公民都有献血义务的思想教育。
3.在分组活动中,使学生学会相互协作。
教学建议
本节知识结构体系
教材分析
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关于血液这部分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之一。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人血永久涂片分组实验观察的组织与指导,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是本节的难点。按照从感性到理性的熟悉规律,先让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加抗凝剂的血液)及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获得感性知识,再结合讲解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教法建议(1)
创造条件做好血液成分的演示实验,从感性熟悉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从色泽和容积上将血浆和血细胞加以区别。识记血液是由血浆、血细胞两部分构成的。结合课上用显微镜“观察血液永久涂片”的分组实验和三种血细胞的挂图,来加深学生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数量、结构的熟悉,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而且结合阅读教材将有关知识以表格或两歧分枝表解式加以总结归纳,从而实现精加工和组织策略的练习。表格式归纳法大致如下:
1、血液
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成 分
百分比或每立方毫米含量
细胞特征
功 能
血 浆
(55%)
水 分
9192%
淡黄色、半透明液体,除去纤维蛋白原,剩余的黄色透明的液体部分叫血清
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蛋白质
7%左右
葡萄糖
0.1%
无机盐
0.9%
血细胞
(45%)
红细胞
男500万左右
两面凹的圆饼状,无核,直径7.7微米,含血红蛋白。
运输氧和部分CO2
女420万左右
白细胞
0.51万
形态多样,比红细胞大,
有核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血小板
1030万
个体最小,外形不规则,无核
促进止血、加速凝血
联系日常生活实际,理解血细胞的功能,加深识记效果。结合血液化验单分析相应的病症,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关于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建议通过一个演示实验:取一只试管加有抗凝剂的血液,待血细胞沉淀后,倒去上层的血浆和部分血细胞,观察留在试管内的红细胞呈暗红色。然后将试管倾斜放置,十分钟后让学生观察:斜面的红细胞与试管底部红细胞的颜色是否一样?根据观察结果让学生明确以血液含氧量的多少,来确定血液名称的依据。
关于血量可采用直观教学法:用四个 1.25 升的可乐瓶装红墨水来代替人的血总量,加深学生对自己血液量的感性熟悉。
教法建议(2)
关于血液的成分和功能有条件的学校可采用探索式教学,教学过程大致分为三步:一是提出探究的课题:血液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再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及已有的知识提出假设:血液是由液体的血浆和血细胞构成的;根据假设让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宏观观察加抗凝剂的血液和微观观察血液涂片(取血液下层的深红色的部分做临时装片并结合人血的永久涂片观察),最后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分析及对书本知识的阅读,得出结论:血液是由液态的血浆和有形的血细胞两部分组成的。关于血液的功能:先分析血浆的功能,再逐个探索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功能,最后根据血液的各成分的功能,让学生归纳血液的功能。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本节内容较多,建议用两课时。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血液
新课的引入: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它是由一千多万亿个细胞组成的,这些细胞都需要进行新陈代谢,这就需要人体内有四通八达、高效率的运输网络,它及时给细胞运来氧和养料,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运走,这样才能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Tag:八年级生物教案,中学生物教案,免费教案下载 - 生物教案 - 八年级生物教案
上一篇:血管和心脏1
最新更新
- · 物评价自己的健康状态教学设计1
- · 物评价自己的健康状态教学设计2
- · 物评价自己的健康状态教学设计3
- · 陆地生活的动物教学设计1
- · 陆地生活的动物教学设计2
- · 排泄
- · 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
- · 保护土壤
- · 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
- · 空气污染与保护
推荐热门
- · 拒绝毒品教学设计1
- · 物评价自己的健康状态教学设计2
- · 营养卫生和饮食卫生
- ·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下载
- · 传染病及预防
- · 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5
- · 细菌教学设计2
- · 骨骼肌
- · 保护土壤
- · 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